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七九
碧寒眼腦,黧黑面皮。
佛魔銷鑠處,自己住持時。
針或聯線,機不掛絲。
風月渡河無夜色,水天連霽有秋姿。
碧寒眼腦,黧黑面皮。
佛魔銷鑠處,自己住持時。
針或聯線,機不掛絲。
風月渡河無夜色,水天連霽有秋姿。
眼睛透著清冷的碧色,臉龐是黝黑之色。在佛與魔的爭斗消解之處,正是自我堅守之時。如同針能穿線,卻不被機巧所束縛。清風明月渡過河流不見夜色,水天相連雨過天晴盡顯秋意之美。
碧寒眼腦:形容眼睛透著清冷的神色。
黧黑:形容顏色黑。
銷鑠:消解、消除。
住持:堅守、秉持。
機不掛絲:不被機巧、俗念所纏繞。
霽:雨過天晴。
此詩為宋代僧人正覺所作。正覺倡導默照禪,這首詩可能是在其修行、傳法過程中,為禪人或化主寫真時所題,體現了他對禪修境界的理解和感悟,反映當時禪宗修行者追求內心清凈、超脫的氛圍。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禪修者超脫世俗、堅守本心的境界。其特點是通過形象描寫與象征手法展現禪意,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代禪詩的特色,對研究宋代禪宗文化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價值。
青云已沗同時彥,不謂城南更卜鄰。情似綈袍還借問,興緣蘿薜故相親。才名天祿誰中尉,詞學樊川況舍人。臺上早鳴燕騕裊,漁樵吾欲乞閒身。
題詩竹塢中,竹長時出垣。誰能將鐵筆,一畫牡丹園。
平津閣上夜題詩,繡牘親裁與項斯。字比宮云俱五色,情將禁柳共千絲。袖中攜出香偏入,馬上看時月故隨。自是陽春元寡和,莫言寒屋報書遲。
桂林襟五嶺,山翠盡成嵐。去逐湘江北,歸從漓水南。故人待徐孺,太守是嵇含。巖穴多勾漏,行春共玉驂。
十載俱漂泊,驚逢落照前。閑云都不問,芳草似相憐。春水浮平野,人家近遠天。肯乘明月色,隨意踏吳船。
巖邑連江楚,干戈接近鄰。遺黎猶有幾,故老孰相親。地僻花開晚,山寒樹不春。時聞勤問俗,辛苦受清貧。
落日放船好,歸帆卸晚霞。村童迎竹杖,溪鳥出蘆花。蠟屐時行腳,蒲團長在家。憑誰辨勞逸,良晤阻天涯。
山月出未高,林深鳥猶夢。霜落人未知,寒添覺聲重。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鄱江同事半年賒,直諒何人似去華。吏報圜扉多鞠草,民歌枯木再生花。暫留蕭寺行逢雨,剩作新詩語帶霞。褒德自應侯卓茂,清朝知己況如麻。
當時走馬共朝天,屈指長安二十年。歲暮流光思往日,世間萬事皆徒然。東風吹綠變新柳,又見池塘對春酒。且將吾道付滄洲,自古紅顏終老丑。
福禍遞隱伏,榮辱相因依。賢達素知此,不肯如脂韋。青門工種瓜,首陽甘采薇。清風彌萬世,斯人諒堪晞。
閉戶謝流俗,青山獨自看。淡交從古少,冷面對人難。農圃元非學,神仙不在丹。孤懷無別想,回向此心觀。
別我詩仍物,先天第一花。新春乘野艇,斜日到僧家。雨化曾無力,風光漸有涯。相過知不遠,石鼎試新茶。
灼灼一枝桃,粉艷天然好。只被春風擺撼多,顏色凋零早。結子未為遲,悔恨隨芳草。不下山來不出溪,待守劉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