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山寺三首,其三與鄭御史李逾國同登時再召赴闕 其一
峽束滄江萬壑雷,梵王樓閣倚天開。山從中宿城邊去,水自連州港口來。云葉卷時猿獻果,雨花飛處客登臺。青鞋未訪和光洞,奏賦金門亦壯哉。
峽束滄江萬壑雷,梵王樓閣倚天開。山從中宿城邊去,水自連州港口來。云葉卷時猿獻果,雨花飛處客登臺。青鞋未訪和光洞,奏賦金門亦壯哉。
宦游三十載,舉步亦看人。
愛酒官長罵,近花丞相嗔。
湖山今入手,風月始關身。
少吐胸中氣,從教白發新。
拜賜明時散吏名,頭銜字字敵冰清。
讀書有味聊忘老,賦祿無多亦代耕。
笠澤莼鱸秋向晚,緱山笙鶴月微明。
人間樂事今真得,莫恨摧頹白發生。
老子何曾慣市塵,今朝也復入城闉。
太平有象人人醉,造物無私處處春。
九陌鶯花娛病眼,一竿風月屬閑身。
不緣興盡回橈早,要就湖波照角巾。
四十頭顱已可知,殘年至此復何為。
著書不直一杯水,看鏡空添千縷絲。
達宦獨驕儒作戲,后生速化吏為師。
有冠當掛無余說,但恨衰翁見事遲。
少年志力強,文史富三冬。但喜寒夜永,那知睡味濃。
庭樹風淅淅,城樓鼓冬冬。自鞭不少貸,凍坐聞晨鐘。
探義劇攻玉,摛文笑雕龍。落紙筆縱橫,圍坐書疊重。
得意自吟諷,清悲答莎蛩。饑腸得一餅,美如紫??峰。
俯仰五十年,于世終不逢。夜半起飯牛,頹然成老農。
束書不更讀,蠧簡流塵封。世無袁伯業,太息吾何從。
平生喜栽花,賴以娛寂寞。
小園財一畝,粲粲萬跗萼。
典衣買紫桂,輟食致紅藥。
阡眠香草茂,掩苒煙柳弱。
踏雨探花開,障風畏花落。
雖慚童心在,終勝塵事?。
今日疾稍間,天氣亦清廓。
啼鳥寒不歸,可以侑吾酌。
種稻稽山下,誅茆剡曲傍。
鳴雞耐昏旦,飛燕異炎涼。
古劍寒三尺,殘書亂一床。
穹穹與厚厚,能識我非狂。
華胥氏之國,可以卜吾居。無懷氏之民,可以為吾友。
眼如巖電不看人,腹似鴟夷惟貯酒。
周公禮樂寂不傳,司馬兵法亡亦久。
賴有神農之學存至今,扶犂近可師野叟。
粗繒大布以御冬,黃粱黑黍身自舂。
園畦剪韭勝肉美,社甕撥醅如粥醲。
安得天下常年豐,老死不見傳邊烽。
利名畫斷莫掛口,子孫世作稽山農。
春寒還似暮冬天,敗絮重披有虱緣。
雖欠高僧分白氎,偶蒙暴客恕青氊。
濁醪盎盎貧猶醉,倦枕昏昏晝亦眠。
年少從渠笑衰懶,相呼禹廟看龍船。
四面山如碧玉城,小軒聊得愜幽情。
乍飛乳燕低無力,自落來禽靜有聲。
麟筆殘功成水品,蛇圖余思入棋枰。
閑中事業吾能了,未恨林廬送此生。
萬鼓風聲吼屋邊,老人裘绔旋裝綿。
晨梳墮發知衰甚,夜枕聞雞尚慨然。
身后文章空飽蠧,眼前交舊半沉泉。
飯蔬飲水平生慣,恥向天公更乞憐。
布谷布谷解勸耕,蟋蟀蟋蟀能促織。
州符縣帖無已時,勸耕促織知何益。
安得生世當成周,一家百畝長無愁。
綠桑郁郁暗微徑,黃犢叱叱行平疇。
荊扉績火明煜煜,黍壟馌飯香浮浮。
耕亦不須勸,織亦不須促。
機上有余布,盎中有余粟。
老翁白首如小兒,鼓腹擊壤相從嬉。
放翁愁坐茆齋里,泥潦連村不得行。
夜夜濕星占雨候,時時老木送秋聲。
小詩旋錄兼行草,薄酒新??任濁清。
身世正如萍在水,略無根柢也能生。
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
狂心那復繳鴻鵠,世事己如風馬牛。
雪作未成增慘澹,葉飛欲盡更颼飗。
聊將袖里平戎事,判斷干巖萬壑秋。
中夜過魯墟,船底鳴細浪。
月出菱歌長,林暗績火壯。
故居不可識,四顧但青嶂。
百年幾廢興,撫事一凄愴。
士生本耕稼,時來偶卿相。
功名亦余事,所勉在素尚。
況吾多難者,久已冥得喪。
微祿行當辭,沒身事幽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