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才出家求頌
標心脫帽法丹霞,借力堂前刬草些。
塞上不須嗟失馬,杯中端欲斷疑蛇。
久懷甘露濯塵骨,將意叢林開覺華。
古渡雪蘆明月共,一壺秋色屬吾家。
標心脫帽法丹霞,借力堂前刬草些。
塞上不須嗟失馬,杯中端欲斷疑蛇。
久懷甘露濯塵骨,將意叢林開覺華。
古渡雪蘆明月共,一壺秋色屬吾家。
立志像丹霞天然禪師一樣灑脫脫帽出家,借助在堂前除草來修行。不必像塞翁失馬那樣嗟嘆得失,要像杯弓蛇影故事里那樣斷除疑慮。長久以來懷著甘露洗滌凡俗之身的想法,帶著心意在叢林中開啟覺悟之花。古渡口有雪蘆與明月相伴,這一壺秋色都屬于我了。
標心:表明心意,立志。丹霞:指丹霞天然禪師,唐代著名禪僧,曾在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燒火取暖。
刬草:除草,這里指修行勞作。
塞上失馬:出自“塞翁失馬”的典故,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
杯中端欲斷疑蛇:化用“杯弓蛇影”的典故,指要消除不必要的疑慮。
甘露:佛教用語,比喻佛法能滋潤眾生,洗滌煩惱。
叢林:指寺院。覺華:覺悟之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周秀才可能面臨著人生的抉擇,對世俗生活有所厭倦,萌生出家修行的想法。詩人應周秀才所求而創作此詩,以鼓勵和引導他堅定出家修行的決心。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周秀才出家修行,擺脫世俗的得失疑慮,追求精神的解脫。其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典故和自然意象,蘊含深刻禪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體現了禪詩的特色。
君看楚嶠聳巑岏,圭壁千層間翠嵐。山后一峰尤秀拔,依稀還落剡溪南。
松響翩清籟,泉聲浣俗塵。白云堪贈客,明月解留人。霜杵舂清骨,風燈揚夢思。空山懸雨處,斷浦落云時。
蠹紙魂痕,楚蘭一掬傷心淚。故家喬木莽風煙,忍唾行吟地。付與回腸蕩氣。盡消磨、偷聲減字。鶯天雁夜,蝶外蛩邊,清愁自理。影倩花扶,翩翩玉貌佳公子。山陽笛語剩凄清,夢冷湘波逝。我亦能歌變徵。有斜陽、危欄怕倚。荒原白草,塵海紅桑,人間何世。
種得楊柳葉,年年綠滿枝。非關隔望眼,偏許斗要支。
新筍旋成林。梅子枝頭雨更深。織就彩絲猶十日,登臨。人似江心百煉金。功業會相尋。好挹薰風和舜琴。鶴住千年丹九轉,如今。門外梧桐長翠陰。
羅袂護春寒,小立屏山畔。出水玉芙蓉,一段巫云現。嬌倩侍兒護,皓腕橫金釧。女伴見猶憐,披與輕綃茜。
爾如華亭鶴,不欲識二陸。解后得識張季鷹,雅志不復矜飛騰。我如昭邱狐,讀書名博物。茂先可語不識機,亦欲辭歸住蓬蓽。
俞君昔行倦,曾此見留題。丘壑胸中具,煙云筆下躋。如聞在干越,復道走江西。使我登臨處,依依獨杖藜。
十里環溪,記當年并游,依舊風景。彩舫紅妝,重泛九秋清鏡。莫嘆歌臺蔓草,喜相逢、歡情猶勝。蘋洲畔、橫玉驚鸞,半天云正愁凝。中秋醉魂未醒。又佳辰授衣,良會堪更。早歲功名,豪氣尚凌汝潁。能致黃金一井,也莫負、鴟夷高興。別有個、瀟灑田園,醉鄉天地同永。
清白傳家絕忮矜,建勛萬卷老逾增。幾尊風雨留賓酒,一穗湖山讀史鐙。
黔中未隔古牂牁,盧橘巴焦日漸多。一帶盤江通洱海,西南何地不恩波。
碧琉璃界四垂邊,漸覺云低欲到天。為問北來行近遠,果然北斗掛南川。
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蠶絲。信指發孤調,悠然造希夷。揚以寄吾歡,抑以寫吾悲。悲歡生我心,無庸他人知。我若有黃金,不鑄鐘子期。寄語伯牙翁,絕弦良可嗤。
歲寒溪上送寒溪,幾篋經書一小奚。詩草百篇涵月露,文光千丈貫虹霓。官亭榕樹盤根古,客路梅花吐葉齊。拜舞高堂親壽日,佇看徵詔出金閨。
青天白日一峰尊,碧玉先生斂衽看。四海未知山斗價,一錢相售是君難。曲論迷真亦異哉,乾坤何代不生才。今誰敢避愚公號,曾作夫君北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