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半枕輕寒淚暗流,愁時如夢夢時愁。角聲初到小紅樓。風動殘燈搖繡幕,花籠微月澹簾鉤。廿年舊恨上心頭。
半枕輕寒淚暗流,愁時如夢夢時愁。角聲初到小紅樓。風動殘燈搖繡幕,花籠微月澹簾鉤。廿年舊恨上心頭。
無私仍克己,克己又無私。
一事兼修飾,終身在省思。
公清多斂怨,高亢易招危。
更切循卑退,方應履坦夷。
浮名驅逐阻音塵,一別伊川十二春。
顧我衰殘如槁木,羨公眉壽若靈椿。
寒梅乍吐香尤馥,白酒新??味頗醇。
對景便思同一醉,都忘衰病在漳濱。
上林珊瑚枝,太液琉璃波。
孔鸞相徘徊,鳧鷃不敢過。
嘉樹日零落,清流成惡腐。
凡鳥鬬嬉鳴,珍群搖翮去。
去兮將安之,江山斂羽儀。
何時復來還,聊以三歲期。
邂逅相遇三詩翁,適我愿兮江之東。每乘高興即同賦,矧值修竹華嚴宮。
迫窮收棄勢相遠,交我以淡情何重。古來金石論賢達,應求本自聲氣同。
清晨登此亭,亭前羅層峰。浮云開白日,金影升珠櫳。
高標不逐四時變,翠色可奪千葩紅。一日無此君,子猷嘯詠已不濃。
清風颯然至,淵明喜動羲人容。化龍況是葛陂杖,待鳳幸列朝陽桐。
伶倫裁嶰谷,律呂因雌雄。太和尚可致天地,煩想豈特疏心胸。
下逮漢蔡邕,取椽制笛柯亭中。與夫皮為冠兮葉為酒,皆自荊陽之貢東南之美兮,冒霜停雪拂景云而縈惠風。
吾曹對此但欲適清樂,不學渭川之人兮資千畝以敵萬鍾。
兩家契義世難倫,老去相逢意愈親。
衰暗豈能宣上化,高閑空惜致堯人。
論交白社逾三紀,接武黃扉近十春。
終日追陪何所樂,從容言笑盡天真。
長愛高僧住絕岑,定知無復俗緣侵。
人生擾擾應從昔,世事悠悠豈獨今。
軒冕儻來真可愧,山林歸去莫嫌深。
孟軻事業誰能及,告子唯先不動心。
少小學文史,焉知事簿書。
時為吏舍直,端與玉山疏。
叢竹聊相對,孤斟強自攄。
猶欣二三子,佳句數開予。
渤海三神山,蓬萊隠嵯峨。仙人桂葉舟,浮矣明月波。
驚塵不可到,飛鳥不能過。世人但傳聞,欲往為奈何。
胡然古荒王,甘心事欺??。于今禱祠跡,往往存山阿。
當時燕齊間,方士肩相摩。遺俗頗淪胥,官不嚴禁訶。
子去為邑尹,施舍各有科。茲實系教化,無宜反媕婀。
平生學詩書,仁術嘗切磋。毋曰百里小,民人豈不多。
誰當之武城,敢復聞弦歌。
雞犬眠云白日空,暮春花木滿川紅。
茶甌香沸松林火,藥杵聲清石澗風。
玉帛未聞招處士,神仙今喜識臺翁。
夕陽半局殘棋在,醉倚巖邊紫桂叢。
莫嘆塵泥汩,且圖山水游。
幾峰天姥翠,一舸剡溪秋。
不見戴安道,有懷王子猷。
西風無限意,盡屬釣魚舟。
笳鼓周南地,公嘗此保厘。
都人懷舊德,行路起新悲。
昔我祈難老,今天莫憗遺。
呼嗟如可贖,猶愿百身為。
高標早與利名疏,獨向先門肯曳裾。
舉眼正無羈客伴,解顏頻喜故人書。
相期消息應端的,久別情懷待展舒。
聞說山城春色早,安車乘興莫徐徐。
霓旌遠遠拂樓船,滿地春風錦繡筵。
三島路深游閬苑,九霞觴滿奏鈞天。
仗歸金闕浮云外,人望池臺落日邊。
最引平生江海趣,波瀾一段草如煙。
東城雨始歇,紫陌無纖埃。
佳氣四面起,游光泛樓臺。
日莫市井合,叫舞何喧豗。
我時騎過之,顧瞻顏屢開。
欣其幸如此,平歲無愁猜。
吾人雖安坐,猶能詠康哉。
直道更和光,雙修譽乃彰。
直須和輔助,和頼直交相。
恃直終多訐,偏和又少剛。
能和又能直,行己自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