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修能 其四
身如落葉復沾泥,借得人來作醉題。君渡暮潮應自念,來時東上落時西。
身如落葉復沾泥,借得人來作醉題。君渡暮潮應自念,來時東上落時西。
破院初來僧未閒,茅堂添結兩三間。云容借住無賓主,鷗本忘機任往還。長揖朱門歸矮屋,高懸青眼在深山。悠悠世路誰知者,莫怪逢君便解顏。
諸峰看漸近,最小是麻姑。雨過云衣亂,風吹鏡影無。水分雙岳勢,云作萬松圖。憶向華臺去,秋林一杖孤。
玉階槐影綠陰陰,長日清閑罷撫琴。滿架酴飐如散雪,一畦萱草似堆金。詩因中酒多隨意,棋為饒人不用心。蕓閣晚涼清興發,兔毫新試寫來禽。
采詩先生筆如鐵,鐵作拄杖如持節。楚江東西往復還,老興相追幾年月。擊之不折镕不流,化為何物今何州。上摩星辰下入水,未到周南應未休。遺名在世收不去,時復精光照煙霧。宣溪笑和涯翁歌,歌向廬山最高處。我來為爾意獨存,行歌再過宣溪門。杖兮杖兮誰可問,望斷天涯云滿身。
鼓柁瀟湘未有期,尊前同醉把花枝。豪游縱有青云客,子夜吳歌我獨知。
社壇高詠集精藍,大塊青陽儼去驂。聞道沉酣劇河朔,只愁風雨送江南。筵前旨放勾芒轄,嫁后寧燒玳瑁簪。轉眼城南桑樹下,更題少婦繞饑蠶。
學道無成藝有成,青山猶以道為名。匆匆不及登山看,歸看家山白鹿城。
向來廷諍偉堂堂,不負西山與紫陽。盡道拾遺當召黯,不應清詔久煩滂。真儒事業誰能測,憂國忠純不謾狂。一上蓬萊看云海,細氈歸去論虞唐。
天涯萬里同為客,先自悲秋更送君。歸路明朝好蕭索,一聲雁斷幾重云。
妝成出幽閣,芳徑寂無嘩。林潤涵朝雨,窗明帶曙霞。鶴棲醒酒石,鳥啄睡香花。長笑耶溪女,春風自浣紗。
昔看慈母線,今閱女仙圖。天上麟為二,人間鳳不孤。歌馀陶氏鵠,綵并老萊烏。豈藉陽城教,先能念母劬。
孑孑孤鳥,遠弋于林。周回顧影,寧擇佳岑。緘舌捲羽,郁陶中心。眷彼谷風,喬木陰陰。
綠柳橋邊簇錦鞍,紅紗影里照煙鬟。歸來書幾高燒燭,渾似江鄉一夢間。
有感中來不自禁,短長亭下短長吟。梅花差可強人意,竹葉安能醉我心。世事無憑多改變,仕途相識半升沉。摩挲老眼從頭看,只有青山無古今。
關侵暮色逾嶒崚,自古刀光甲上凝。桑海于今歸大統,萬家誰辨漢胡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