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四○八
這個形容,緣報遭逢。
藏萬德于未兆,戢六用于無蹤。
雪陣血戰,玉田歷農。
影響若空谷,隨扣如霜鐘。
竿頭不是風幡動,知有此事還盧舂。
這個形容,緣報遭逢。
藏萬德于未兆,戢六用于無蹤。
雪陣血戰,玉田歷農。
影響若空谷,隨扣如霜鐘。
竿頭不是風幡動,知有此事還盧舂。
這副模樣,是因緣果報的遭遇。在尚未顯兆時就蘊含著萬種德行,收斂六種感官功能而不見蹤跡。像在雪陣中經歷血戰,在玉田從事農事。聲響如空谷回音,隨人叩擊就像霜鐘鳴響。竿頭并非是風幡在動,知曉有此事就如同盧舂勞作。
緣報遭逢:指因緣果報的遭遇。
萬德:指眾多的德行。
未兆:尚未顯露出跡象。
戢(jí):收斂。
六用:佛教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的功能。
雪陣、血戰:形容經歷艱難困苦。
玉田:可能象征純凈美好的境地。
影響:指聲音和回聲。
霜鐘:指寒霜時節的鐘聲。
竿頭不是風幡動:出自禪宗典故,風幡動之爭,強調心的作用。
盧舂:一種舂米的勞作方式,這里可能有踏實做事之意。
此詩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系列之一,可能創作于禪門修行氛圍濃厚的時期。作者為禪人及化主寫真作贊,意在通過文字表達對禪門修行者的理解和感悟,反映當時禪學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修行者對禪理的探索。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禪門修行者的德行和對禪理的領悟。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用多種意象和典故闡述禪理。在禪詩文學中,豐富了禪意表達的內容和形式,對研究禪學思想和禪詩創作有一定價值。
城外青山山外高,偏橋險路馬蹄勞。天開絕域來重譯,人到窮荒戀綈袍。春鳥報晴催節鉞,皇華匝地襯千旄。一函敬效嵩三祝,更進霞觴獻壽桃。
麗譙初永,良夜寂無嘩。簾櫳逗來寒信,絳蠟有微葩。應是流澌漸合,霜意滿蒹葭。此際堪嗟。空庭月冷,瘦著南枝一樹花。不甘蕭瑟,強攙和、一半清佳。無奈被余香灺,夢不到天涯。暗想當年此夜,沉醉在他家。幾許韶華。都隨流水,且聽城頭咽暮笳。
子去客昭武,今儂懷舊游。青山渾在眼,白發暗添頭。旅食今安好,歸程儻滯留。溪邊因野步,試覓水明樓。
碧天云斂月華鋪,螻蟈遍從靜里呼。狂態慚隨蒼鬢改,癡心亦與少年殊。正逢紫蟹初肥候,誰遣鷗鳧伴侶孤。為問當年陶栗里,人生何處不歡虞。
寒風怒捲海門潮,天黯疑云不可昭。七十三人皆刺舌,祇言當日雨瀟瀟。
映林映日一般紅,吹落吹開總是風。可惜擷芳人不見,一時分付與游蜂。
送云歸老岫,荷蓧量幽潭。古榻連池損,癡禪著謎參。閒膠踏石屐,小立探春驂。竹路編龍子,花時過長男。草侵紅版谷,蕉短綠天庵。角焰抽寒穗,壚絲吐睡蠶。農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溪鳥藏深滟,澗毛露淺鬖。疏經通老衲,書額過精藍。欲訪東林去,陶家借竹藍。
秋千院落薔薇架,花絮忽忽。簾幕重重。總在鵑啼蝶夢中。等閑佳景蹉跎了,容易相逢。瘦損西風。一日三秋兩地同。
漢老乾坤日月光,一亭千古幾綱常。也誰知此鷗波地,更與頹風大主張。
萍實楚江浮赤日,桃花秦洞粲紅霞。試將海內芳蕤數,敢并江陽荔子誇。云液留香凝重錦,冰丸映肉捲輕紗。美人釵股雙雙綴,肯擲潘郎滿鈿車。
一曲拘幽心已悲,高山流水尚相隨。年來弦斷桐俱爨,十指空留向子期。
炫世風流夢已醒。過人哀樂尚縱橫。不堪重話少年情。萬疊酸甜供點染,十年沾著誤生平。長宵無計脫愁扃。
僻地欣逢故舊談,放懷不覺擁飛嵐。心懸上國星朝北,氣轉鈞陽斗向南。迂拙自甘隨地樂,至誠誰可與天參。路途盡道苗夷格,重見虞階用舞衫。
京郊有士才空美,十齡能文譽灌耳。學成難換養親錢,廿年奔走貧窮里。兒女滿前食不足,婦為顛簸母憂死。嗚呼一歌歌已哀,有生如此生何來。
冊府都無未見書,毫端萬斛瀉明珠。若為池上星辰履,謾與瀛洲作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