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八首 其五五
玉線金針相續難,劫壺空處妙投關。
香林煙暖風排雪,月窟冰寒影轉山。
里許借功方得活,那時退位不知閑。
宗家密密綿綿事,布施多人莫要慳。
玉線金針相續難,劫壺空處妙投關。
香林煙暖風排雪,月窟冰寒影轉山。
里許借功方得活,那時退位不知閑。
宗家密密綿綿事,布施多人莫要慳。
用玉線和金針連續縫紉十分困難,在劫壺空處巧妙地通過關卡。香林里煙霧溫暖,春風吹散積雪,月窟中寒冷如冰,月影轉動山巒。在這其中借助功夫才能獲得生機,到那時退位也不知清閑。禪宗里那些細密連綿的事,要布施給很多人,不要吝嗇。
玉線金針:可理解為精細、難以操作的事物,這里可能象征修行的艱難法門。
劫壺:佛教概念,劫表示極長的時間,壺可能是一種象征容器,劫壺空處或指時間與空間的特殊境界。
香林:散發香氣的樹林。
月窟:月亮的歸宿處,常象征清冷、高遠的境界。
里許:這里面。
宗家:指禪宗。
慳:吝嗇。
此詩作者可能是一位禪僧,創作于禪宗修行與傳播的時期。當時禪宗發展興盛,禪僧們常以偈頌來表達修行感悟和禪理,作者或許是在修行過程中有了深刻體會,通過此詩來傳達禪法和勸誡眾人。
這首偈頌主旨圍繞禪宗修行與傳承。其特點是充滿禪意,以意象和隱晦語言表達深刻道理。在文學史上,它是禪宗文學的一部分,反映了當時禪宗思想和文化的傳播。
初秋涼氣散庭墀,高樹云陰蔭酒卮。
紅漲雨溪花煥爛,翠翻風壁竹參差。
閒吟屢接山陽宴,爽籟新傳太史詩。
忘卻扁舟鱸鲙思,林塘正有好襟期。
板橋何處媚香樓,零落桃花扇底秋。
月落更無圓缺相,水流不盡古今愁。
雙鸞學舞羞明鏡,五馬思歸典敝裘。
寄語烏衣諸弟子,漫隨梁燕踏簾鉤。
天津橋上鵑聲起。舊是傷春地。
歸途扶醉拾遺簪。一道斜陽芳草悼紅心。
瓊簫吹月楊枝老。夢惹羅衾惱。
相思難覓畫中真。猶有深杯婪尾殿余春。
灑雪凝霜正渺漫,
曉來朔色滿林巒。
何當吹遍鄒陽律,
盡卻人間黍谷寒。
未冠登華選,高文動漢廷。
持身嚴矩席,慮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諸儒見典型。
空嗟廊廟略,不上鼎彝銘。
瘦馬踏殘月,模糊認驛程。
路長愁日短,風重覺裘輕。
旅況寒尤苦,名心老漸平。
疏簾橫樹杪,知有酒人行。
朝回布襪一官閒,近闕清門不用關。
沒骭雪騎羸馬過,滿鱗冰買凍魚還。
得沾微祿強賒酒,不起高樓亦看山。
明日又迎長至節,獨愁空使二毛斑。
苔生庭院塵生鏡。前宵燕去空梁靜。獨坐不眠愁夜永。挑難醒。殘燈留也憐俄頃。
屋角數星猶耿耿。羅衣漸怯虛簾冷。明滅曉風吹未定。無人徑。豆棚斜月秋蟲影。
鳴騶入遠樹,飛蓋渡長橋。
水闊鷺雙起,波明魚自跳。
怪爾知時節,逢時輒自鳴。
空階一夜響,短榻幾人驚。
唧唧催寒色,蕭蕭助葉聲。
無人悲物意,徒語不堪情。
風急翅紛紛,遙空自作群。
到來秋塞月,鳴入暮江云。
亂起千行字,俱飛一片文。
高樓有思婦,嘹嚦豈堪聞。
花巖控牛嶺,連峰碧嵯峨。秀色亙千古,我生能幾何。行幾苦難屢,筑室枕其阿。坐臥長對之,所獲庶可多。朝云結丹綺,夕月流金波。采之鍊真液,永以蠲沈痾。
落日滿秋野,獨步登平丘。山經夜來雨,寒泉出溪流。緬懷古時人,開荒廣良疇。深山寡人力,勞此千歲謀。去者水長逝,存者纖云浮。往來但瞬息,百慮徒煎憂。不如飲美酒,坐嘯空巖幽。
蒼隼摩天飛,黃鵠志千里。秋空莽寥闊,快爾南溟徙。浮云東北生,風雨颯然至。六翮困沾濕,吹之墮寒水。南山松桂陰,西疇稻粱美。萬事難預期,不如早棲止。
去冬曾作送行詩,豈料重臨歲甫移。
盍遣德星均四海,愿令竹馬快并兒。
使君不獨符仍剖,刺史還聞節再持。
吏治久安民則化,九重于此有深思。
眾峰勢連環,萬疊不可窮。
香爐獨秀拔,佳氣常蔥蔥。
長風卷游霧,曉壁開曈眬。
招提出其下,樓觀排青紅。
回眸盻五老,刻削金芙蓉。
宜哉謫仙子,愛此巢云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西寧驛外暫停驂,君向開平我向南。朔雪炎風天萬里,相思何處覓云緘。
每憶暌違滁水上,相將又是十年來。今朝客路分南北,塵世相逢有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