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八首 其六○
同中有異,功亡就位。
異中有同,在位借功。
一步密移玄路轉,全身放下劫壺空。
隱隱密密,玲玲瓏瓏。
記取深云須變豹,自然死水不藏龍。
同中有異,功亡就位。
異中有同,在位借功。
一步密移玄路轉,全身放下劫壺空。
隱隱密密,玲玲瓏瓏。
記取深云須變豹,自然死水不藏龍。
相同之中存在差異,放下功用而處于本位。差異之中又有相同,身處本位借助功用。悄悄移動一步,玄妙之路便轉變;完全放下自我,劫數之壺也成空。隱隱約約、密密實實,玲瓏剔透、清晰靈動。記住在深云之處須變化如豹,自然那死水之中不會藏龍。
功亡就位:放下外在的功用,回歸到本來的位置、狀態。
在位借功:處在本位上,借助一定的功用。
玄路:玄妙的道路、境界。
劫壺:可理解為象征著劫數、困境的容器。
記取深云須變豹:典出“云從龍,風從虎”“君子豹變”,這里指在特定環境中要有所變化、成長。
死水不藏龍:比喻沒有生機、活力的地方容不下有作為的人。
此詩為偈頌,偈頌多為佛教禪師用于表達禪理、開示弟子。作者可能是在禪修、講法過程中,針對弟子對修行中一些問題的困惑,以偈頌形式闡述事物的辯證關系和修行的要點,幫助弟子更好地理解禪理、提升修行境界。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闡述事物的辯證關系和修行的哲理,強調在修行或人生中要善于把握異同,積極變化,突破困境。它以簡潔玄奧的語言表達深刻禪理,在佛教偈頌文學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人們對禪理的思考和領悟。
客子騎明月,主人開石屋。銀河即爾家,豈待成都卜。臥君白云床,讀君紫霞書。桃花亂墜酒,疑是武陵居。
童子摘松枝,敲冰煮白石。萬里天風來,吹作珊瑚赤。龍劍削芙蓉,十載閉其匣。壯士為爾開,滿地走鱗甲。
醉爾華陽館,如登昆侖巔。白云一長嘯,青山日夜遷。君試探玄草,吾能把素書。問奇頻載酒,真作子云居。
朔雪不肯去,客衣何處新。尊前歌綠草,僽殺薊門春。聞君佩玄珠,明月終夜朗。莫作江湖游,白日愁罔兩。
美人隔江干,咫尺不相見。終日望秋鴻,忽已來春燕。客言湘水至,綠雨泣蒼梧。恐是懷沙淚,雙垂問大巫。
夜呼洞庭君,明月破三楚。開門拾楚云,片片作人語。問君何所愛,庭戶滿西山。夜夜仙人至,時時拾佩環。
主人出家醅,千酌葡萄紫。不問江南人,知是江南水。
曾吟陰雨感飄蓬,顧我瞢騰在夢中。
小院空馀芳草碧,落花猶戀夕陽紅。
叢叢斑竹湘君淚,拂拂靈芝少女風。
自是今生緣孽定,莫將淪落怨天公。
步屧春風白馬橋,
車溝泥滑路迢遙。
眼前未識千紅紫,
但見新黃上柳條。
君躡丹梯第幾重
玉符應在最高峰
翩翩玄鶴知何處
遙聽恒山半夜鐘
渺渺寒江路,君今歲晏游。十年池上佩,萬里雪中舟。仕節人誰識,浮蹤水自流。含情無可道,不獨為離憂。
對酒不能飲,心悲握手論。如何同舍客,忽作遠游人。世態青云冷,交情白首新。還知明主意,宣室待詞臣。
劍氣珠光久郁埋,瑤華贈我眼驚開。
身全浩劫庸非福,詩到名家始斂才。
趙壹飄零囊底罄,杜陵辛苦賊中來。
故人尚有王陽在,好對湖山勸一抔。
離鸞詠。
黃門痛。
拈毫淚滴瑤箋凍。
愁無據。
情如許。
碧海青天,玉人何處。
蘅蕪夢。
何時共。
翠鈿零落釵頭鳳。
傷心語。
渾難訴。
挑燈寫盡,斷腸詩句。
癡。
情似春蠶不斷絲。
連環結,
無計解相思。
練江風靜,臥冰奩百尺,朱闌飛入。江遠浮天天在水,水滿半天云濕。白鳥明邊,青山斷處,眼冷江頭立。月明潮上,葦間漁唱聲急。
幾度吹老蘋花,野香無數,欲寄應難及。天借詩人供醉眼,尊俎一時收拾。竹里行廚,花間步障,風雨生呼吸。酒闌歌罷,釣船先具蓑笠。
秋風入角蹙山城,
更覺淮南秋思清。
慣聽邊威雷鼓里,
梅花爭發斗崢嶸。
白鶴群飛散作陰,
方春膏雨一犁深。
只知萬物含芳潤,
誰識清通造化心。
久別金焦十一年,
依稀寒暑遞推遷。
此君有意虛心待,
嘆我徒勞幽思牽。
雁逐西風何處問,
云回北地竟誰傳。
翠筠晚節饒蒼籜,
遠寄宸章梵宇前。
長官移節治邊陲,
文物典章重漢儀。
上國江山開島嶼,
南天子弟見旌旗。
澎湖潮落千帆出,
阿里風高萬馬馳。
五十一年今再造,
好教整飭舊藩籬。
數椽茅屋薜蘿深,臥聽樵歌自遠林。罷卻琴書間卻釣,不知何處有機心。
采采黃花滿徑深,蕭蕭紅葉滿秋林。無端此日相思處,千里書來一寸心。
四十光陰去似馳,玉簫再出待何時。香山有女呱呱泣,伯道無兒故故遲。
蕭寺梅花迎旅殯,華年錦瑟托微辭。江南紅豆相思子,今日初開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