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禪者之襄陽
疏巢凄冷臥西柯,夢覺歸思遽許多。
風雨江頭亂雁字,家山塢外懸漁蓑。
白楊村落龐居士,青石浮圖蘊大哥。
倦倚蒼松坐涼夕,兔推明月下星河。
疏巢凄冷臥西柯,夢覺歸思遽許多。
風雨江頭亂雁字,家山塢外懸漁蓑。
白楊村落龐居士,青石浮圖蘊大哥。
倦倚蒼松坐涼夕,兔推明月下星河。
稀疏的鳥巢凄冷地臥在西邊的樹枝上,一覺醒來歸鄉的情思突然涌起許多。風雨交加的江頭,大雁的隊形散亂,家鄉山塢外掛著蓑衣。白楊環繞的村落里住著像龐居士一樣的人,青石佛塔旁有蘊大哥。疲倦地倚靠在蒼松上,坐在清涼的傍晚,玉兔般的月亮緩緩推下星河。
疏巢:稀疏的鳥巢。
遽:突然。
雁字:大雁飛行時排成的隊形。
家山:家鄉。
塢:山坳。
龐居士:指唐代隱士龐蘊。
浮圖:佛塔。
蘊大哥: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一位僧人。
兔:古代神話中稱月亮中有玉兔,這里代指月亮。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送別通禪者去襄陽時,觸景生情,借詩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和對禪意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思與對超脫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送別詩與禪意詩的融合。
高樹暗秋色,千山明夕陽。極目碧田繞,娟娟禾黍香。寒螀鳴且歇,飛鳥故回翔。少焉夜氣沉,明月來清光。徘徊東皋上,長嘯發清商。
閑行日色西,四面秋聲起。野際盡蒼煙,隴畔皆流水。牧童吹短笛,漁燈映遠沚。清風開胸襟,薄露沾衣履。登眺興不窮,惟吾自徙倚。
高臥清齋聽曉鐘,
行吟雙樹寄幽蹤。
今宵對爾青藜杖,
它日應傳白鶴峰。
風雨晦冥冥,獨坐得同亭。微茫松隔水,蕭颯竹臨汀。遠意空千古,春山且一瓶。醉來歌白石,天晚少人聽。
古岸簇青莎,同亭枕碧波。野云連樹密,春水過田多。村女坭侵骭,郊童雨滿蓑。不知農作苦,群唱插秧歌。
山村長夏靜,爽氣襲漣漪。接水都荷芰,臨流盡荔枝。樹憐先世植,花憶去年移。漠漠江天思,誰當共賦詩。
八仙分水檻,四老共浮槎。輪日排蔬果,迎風酌藕花。隔山疑有洞,深巷是誰家。佛隱來尋慣,篙師莫近沙。
澄潭覆曉煙,小艇日高眠。紫禁非無夢,滄洲合有緣。豸衣仍在笥,蟻酒且如船。心曲憑誰寄,孤鴻沒遠天。
白露下青草,微涼透葛衣。江天靜煙靄,風日有光輝。鵝鴨家家鬧,雞豚在在肥。秋成人共樂,社報醉忘歸。
粉骨碎身未足酬
念渠多劫力勤修
如今分付無人要
放體閑眠百草頭
青女偷飛一夜霜。
立事寧將敗事論,
在邊難與在朝分。
從來大地為滄海,
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見,
乾坤再造古曾聞。
他年自有春秋筆,
不比田橫祭墓文。
癯仙自古拙諧俗,
野鶴從來不解詩。
疏磬斷時溪月上,
亂山深處凍云遲。
性情旁寫入枯管,
供養隨緣覓古瓷。
卻恨生香傳不得,
夢魂空自傍瑤池。
花階雨過青笤刷。油醋點湯兩餅滑。鷺窺荷捧一珠盤,鶴問松周幾花甲。
獨行怕見雙黃鴨。風動簾犀珠串戛。繡衣使者說相思,紅豆莫如椒樣辣。
鰲頂綸言古,蠅頭諫草忠。
予環猶昨日,賜扇忽秋風。
貌肅深衣叟,官同禿鬢翁。
百年會有別,不料許匆匆。
人間世事最堪悲,有子騎鯨去不歸。
客廄謾遺陶母薦,萱堂空對老萊衣。
黃金榜上嗟陳跡,白玉階前泣斷機。
賴有青氈存眼底,滿庭蘭玉侍親闈。
胭脂井里殉君王,
花作陳宮二女香。
誰道小姑人不識,
美人張孔兩鴛鴦。
聽唱離歌一再行,翩翩裘馬戒晨征。
據鞍耿耿壯夫志,去國遲遲游子情。
野店人稀休奠枕,山蹊路險莫貪程。
一鞭行色西風順,萬里秋空片鶚橫。
艷曲題裙,清聲碎玉,消磨何限歡場。俠骨飄靈,當時留贈蕭娘。云腴镵得如人膩,掃輕塺、澹寫瀟湘。好收藏、小字星星,舊署王昌。
銀鉤慣寄相思札,問頭陀知否?宿愿應償。淚眼盈盈,紅絲不系柔腸。可憐片石經塵劫,數秣陵、遺事蒼涼。最難忘、煙月妝樓,孔雀庵旁。
曉月催歡起,
春波映酒深。
彩船長遠去,
草色自城陰。
香齏搗就有馀辛,
細縷初飛白玉鱗。
莫遣佳人頻下箸,
翠娥深處要人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