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冬二十八日天意晴和與止上人同南麓行橫岡轉流長作清響陰溪直木寒無悴容到竹林人家飲茶而還
云麓勝處夙未到,清行興銳忘崎嵚。
誰無瘦杖少扶力,我與幽人同賞心。
壑津軟緣自宛轉,岸樹老碧長陰森。
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齋磬音。
云麓勝處夙未到,清行興銳忘崎嵚。
誰無瘦杖少扶力,我與幽人同賞心。
壑津軟緣自宛轉,岸樹老碧長陰森。
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齋磬音。
云霧繚繞的山麓勝景,我向來未曾到訪,此番清雅出行興致高昂,忘卻了路途的崎嶇。誰會缺少瘦竹拐杖,只是缺少扶持的力氣,我和那隱居的人有著相同的賞景之心。溝壑溪流的邊緣蜿蜒曲折,岸邊的樹木老綠,長久地透著陰森之氣。我們到溪西人家討火煮茶,竹林里傳來了人家齋磬的聲音。
云麓:云霧籠罩的山麓。
夙:向來,一向。
清行:清雅的出行。
崎嵚(qí qīn):形容山路崎嶇不平。
幽人:隱居的人。
壑津:溝壑中的溪流。
宛轉:曲折。
齋磬音:寺廟中齋飯時敲擊磬的聲音。
“庚子”表明創(chuàng)作時間,此詩創(chuàng)作于庚子年冬天。當時天氣晴和,詩人與止上人一同到南麓游玩。詩人在山林間行走,欣賞到了美麗的景色,感受到了自然的寧靜與美好,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林之美,抒發(fā)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追求寧靜的心境。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自然的熱愛。
篇卷留題盡昔賢,
讀之英氣凜然寒。
時人不曉尊崇意,
都與叢祠一例看。
新水平疇逐馬蹄,白鷗黃鳥瀼東西。
風云天上身仍健,雞犬淮南路欲迷。
倒影樓臺含旭日,送春蒲柳拍長堤。
美人期我城陰曲,已有風花入品題。
景入元霄夜已三,
掛燈鳴鼓遍江南。
遠推到處渾如此,
人樂時平不用參。
雨過溪云流有聲,泉多處處水簾成。玉淵金井添千尺,一夕波濤萬壑平。
二十四潭爭一橋,驚泉噴薄幾時消。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潮。
一片鄱陽九水通,茫茫吳楚有無中。云開忽見廬山影,半壁芙蓉掛白虹。
我愛仙居好,三年理尚寬。
民雖離網罟,政未息風瀾。
憫物刑多省,勞心席少安。
祗慚無惠術,求配古人難。
帝室五云外,子行如轉蓬。
關河秋水閘,驛路菊花叢。
風急盧龍燒,霜高碣石鴻。
金齏調玉鲙,還復念江東。
新晴草色綠溫暾,
山雪初消漸出渾。
今日踏青歸校晚,
傳聲留著望春門。
鐵衣何事?lián)Q斑衣,朔雪炎風歸未歸。
莫慰兕觥娛晝錦,聊憑龍盾報春暉。
停云轉悔辭家易,夾日還慚報國微!
記得青箱多舊訓,丹心玄發(fā)敢相違!
七年不見廬山面,叱馭茲來意倍親。
日射蒼巖俱吐紫,霜催錦樹別成春。
虎溪說法應無著,鹿洞譚經合有人。
同異更須參了義,勞勞愧我尚車塵。
朱欄三摺幽花,一徑留下,當時人影。
竹香蘭露,玉簫低度誰聽。
漫憶乘鸞煙霧,踏翠郊原,總是傷心境。
怕回風、吹去也斷腸聲慚愧,千家紫鳳笙。
秦樓換巫云,凝可憐宵燕子,今番定思,往事向誰明。
春城那被酒纏綿,燕姹鶯嬌近午天。花影滿簾庭院寂,碧紗窗迥淡如煙。
著雨楊花困舞綿,煖風揚作晚晴天。一場春色歸何處,芳草斜陽淡淡煙。
鴛鴦于飛,載和其鳴。
懷爾好音,寘我中情。
人亦有言,心得遺形。
授我木瓜,報爾瑤瓊。
匪系曰報,永好千齡。
太山之云朝觸石,清陰油油麗空碧。
塵生東田禾麥槁,季女呼嗟待膏澤。
北風吹空不成雨,中道無復見形跡。
嗚呼天高誰問天,人今相說讒風伯。
國憑節(jié)義壯洪基,
激厲頹風屬圣時。
曾屈帝尊親降輦,
可因祈福幸公祠。
敢尋郢客和陽春,放眼于今復幾人。共主無端稱禪讓,正聲從此感漂淪。棄官彭澤完徵士,遺老襄陽號酒民。高潔不談天下事,可知明月是前身。一從南北數(shù)行蹤,多少風光在眼中。江岸草逾前度碧,洛陽花是昔年紅。飛鳧早向芝田化,夜鶴休嫌蕙帳空。自養(yǎng)太和堪壽世,未應丹訣問參同。功名滾滾爛羊頭,急難誰從借箸籌。安得上池起廢疾,可憐頑鐵鑄神州。偶緣禽鳥知時變,薄采芳馨感路脩。一臥鄉(xiāng)關朝市改,名心宦況兩悠悠。詩派元從長慶過,老來心苦類陰何。一繩何處維頹木,三雅馀閒及補蘿。腹稿卒于僧入定,筆花濃似蜜分窠。獨憐文武衣冠盡,秋興詞人感慨多。風波漫漶舊桑田,此往窮通莫問天。幸免莊生遭鼠嚇,不勞文本惜鳶肩。山頭薇菜黃虞夢,洞口桃花魏晉年。原嘆近來相得甚,泥他道路嘆神仙。天留人瑞自成行,高會香山紀會昌。借問當年諸士女,可曾偕老共炎涼。南陽井渫延齡橘,大野琴材太古桑。倘向細君談舊話,少年情事肯遺忘。別集新編刊釀辭,蕓蕓拙目聽嘲嗤。晚唐才望誇羅隱,后漢勛名屬杜詩。旌幣苦謀身再出,田園甘與世相遺。無端忽下新亭淚,風景河山不自持。中朝文典渙如云,閭左耰鋤起亂軍。暫喜山陽留善處,似聞冀北已空群。履霜時暮陰方盛,獻曝臣勞日又曛。長此靈均家國恨,更揮老淚吊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