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芋
我與瓜蔬味最宜,南來喜見大蹲鴟。歸與傳取東坡法,糝玉為羹且療饑。
我與瓜蔬味最宜,南來喜見大蹲鴟。歸與傳取東坡法,糝玉為羹且療饑。
小院無人到,徐徐影轉花。
池平初鬭蛤,柳老半藏鴉。
矛戟猶封筍,槍旗欲試茶。
一邱并一壑,只此是生涯。
鄉與子直游膠庠,是時子明居侍旁。友于學問相激昂,聲華日馳翰墨場。
仲氏一第如探囊,伯氏隨即凌云翔。已快雁塔書雁行,君家余慶未易量。
二龍三鳳同呈祥,一門競爽如圭璋。前后繼踵名相望,伙為十佛經中光。
聯翩不羨金華堂,會稽何獨夸諸黃。世言燕山竇十郎,一枝椿老五桂芳。
君今取此名其堂,薦紳榮之富篇章。幾與竇氏爭頡頏,吾家亦頗推吾鄉。
自從仲父闿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枝分派別各一房,敢與君家相比方。
夫人更喜壽且康,歲時羅列稱壽觴。彩衣青紫交焜煌,人生至樂見未嘗。
源深允矣流必長,孫枝更接秋風香。
我銘師塔,而不識面。
一瞻頂相,爛爛巖電。
橫說豎說,不待饒舌。
涂毒一聲,百獸腦裂。
四海詩名老放翁,遺編俱在跡成空。
忽從淮右傳詩卷,近比劍南真父風。
暫向壺頭追馬援,何當甫里訪龜蒙。
江山為助多佳句,莫惜南來寄斷鴻。
眾口推文伯,何人識吏師。
義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至死終無玷,平生本不欺。
在公亡可憾,猶恨哲人萎。
敢謂封倫據此床,幸從科級紹余芳。
紫薇繼直中書省,叢桂猶為同舍郎。
太史書傳得楊惲,渭陽情厚為秦康。
外家宅相君余事,魚目何堪比夜光。
高士終為簿,豈惟勾小稽。
鸞凰雖在棘,桃李自成蹊。
官府資關決,儒流仰品題。
定知余慶遠,遺愛滿雙谿。
荊國風流遠,幽閨女教循。
鸰原驚逝水,鶴發倍沾巾。
厚夜招香魄,英詞列翠珉。
祇愁書字拙,貽笑衛夫人。
玉立期清貴,厖眉望壽齡。
父兄嗟奄忽,姑姊亦凋零。
厚德今誰在,佳城慘欲扃。
孫曾聞競爽,蘭玉在階庭。
籍甚清湘守,修名所在聞。
宦途資畏友,家訓仰嚴君。
歸路飛丹旐,長空慘白云。
生芻不成奠,揮涕想江??。
棋社經年能幾回,身閑深幸屢參陪。
一旬又見朋簪集,三徑還因聽履開。
休苦索居徒面壁,何如相遇且銜杯。
雖由藥裹寬初約,不礙重尋舊雨來。
托身天際外,寄足在云端。
俯仰心猶壯,登臨眼盡寬。
乾坤真景界,風雪倍朝寒。
忽起煙霞想,相從結大還。
鐵石賦梅花,閑情白玉瑕。
兩公終磊落,千載敢諠嘩。
清節成瑰偉,浮詞尚蘗芽。
君看死生際,不見一毫差。
絕糧缺酒兩堪悲,寧可無杯不可饑。
謾有黃花供老眼,正無紅粒續晨炊。
太官羔酒何須羨,朝士茱萸亦謾思。
聊與重陽添故事,不妨乞米賦新詩。
清晨折新花,插向玉瓶水。
休云離本根,且復新案幾。
置酒就之飲,芳片落杯里。
猶勝向中園,容易污泥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