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罷京局一首
運水擔柴力分遭,挾持泥古小儒勞。
浙潮屹起岷峨上,越??遮蟠江海滔。
一葉鷗湍尋婺女,半生瓢泛信魚舠。
曩時瓜步從容侶,好糝藜羹待共轑。
運水擔柴力分遭,挾持泥古小儒勞。
浙潮屹起岷峨上,越??遮蟠江海滔。
一葉鷗湍尋婺女,半生瓢泛信魚舠。
曩時瓜步從容侶,好糝藜羹待共轑。
過去像運水擔柴般為工作操勞,那些拘泥古法的小儒實在是徒勞無功。浙江的浪潮涌起,氣勢超過岷山和峨眉山,越地的山巒盤繞,如江海的波濤。我如一片孤舟在急流中尋找婺女星座,半生如瓢在水上漂泊,任由小船隨波逐流。過去在瓜步一同從容游玩的伙伴,準備好野菜羹等著一起煮吧。
運水擔柴:比喻日常的勞作或工作事務。
挾持泥古:指拘泥于古代的成規或古人的說法。
浙潮:浙江的潮水,這里可能象征著新的形勢或力量。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代指高山。
越??(yǎn):越地的山巒。
遮蟠:盤繞。
一葉鷗湍:像一片孤舟在急流中。
婺女:星宿名。
瓢泛:像瓢一樣在水上漂浮。
魚舠(dāo):小船。
瓜步:地名。
糝(sǎn):以米和羹。
藜羹:用藜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轑(lǎo):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變革時期,新的形勢如“浙潮”般涌起。詩人可能經歷了工作的勞頓,半生漂泊,對往昔友人充滿懷念,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過去的反思、對現狀的感慨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開闊,情感表達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對社會變化的感知。
藏山細雨留人住,愛客高僧載酒隨。盡日山林無一事,繞廊遍讀古今碑。
江上思歸客,扁舟愧遠行。鄉關幾千里,風雨二三更。灝氣催寒至,狂波入夢驚。誰家砧杵急,更惱阿儂情。
芳叢雜芝蕙,稱此北堂幽。為園自可樂,那必爾忘憂。
風云長護崇臺下,昔日文皇此誓師。至竟蒼天輔真主,英雄捲地從龍旂。
圊溷游蛆蟲,爽然謂清泠。即且甘其帶,了不悟腐腥。擾擾蠻觸間,忽已迫頹齡。和璧點來多,無地不青蠅。幸遇慈悲母,憫念我頑冥。灑以甘露津,挽我胎氣零。授以黃冠絳,系我垂解形。密契托盟辭,彷佛夢乍醒。累紙皆小隸,煜若周天星。至寶雜流沙,誰能簡其英。緗縹白玉軸,奉之同六經。月窟驪龍居,所至必服膺。得魚良世覬,忘筌豈余情。
臘殘春近獨消魂,殘雪長安千萬門。青鳥何曾寄音信,碧云剛解報黃昏。曈眬曉日漏春光,欄下萱叢尚臥霜。認得君家門上雪,易知何事卻難忘。
古木森森野寺涼,飛花繞澗露凝香。云深殿閣泉聲細,雨過庭階蘚跡長。圯上受書慚孺子,筵前顧曲羨周郎。招邀共有飛觴興,笑把薔薇醉欲狂。
夭桃臨水自照,翠竹梢云半斜。燕掠城頭山色,鶯啼東岸人家。
柳陰彩艦系朱欄,樓外鞦韆搭畫桿。祓禊人歸池館靜,吹花風急皺波寒。一年芳物已闌珊,年少春愁為牡丹。村落人家雨前后,蓬窗罩紙護蠶寒。
東坡海上無消息,想見驚帆出浪花。三十年來世三變,幾人能不變鶉蛙。
柳色籠煙,波光疊翠,畫船隨處相逢。鶯歌催夢,人在碧虛中。幾點白鷗浮動,長消受湖水湖風。凝眸處,詩情縹緲,回首惜芳蹤。奚囊尋斷句,斜陽吊古,往事留儂。正蕭寺徘徊,飛絮濛濛。轉眼春魂散盡,空余了,綠暗蔭濃。重來日,雪裳霧縠,誰與賦芙蓉。
竹客源頭逆旅間,道人同此聽潺湲。小窗夜半聞風竹,夢著征袍繞故山。
半壁斜開紫翠圍,中流橫作釣魚磯。沙洲定為真龍長,鐵綆難回燕子飛。江北每傷當日棄,南陽長恐故人非。東流不盡興亡恨,淚灑秋風一棹歸。
有客今朝別,無家何處還。隴梅頻望寄,衰柳不勝攀。江漢淹高節,乾坤亦厚顏。故人如問及,雙鬢已成斑。
夕霽風氣涼,閑房有馀清。開軒滅華燭,月露皓已盈。獨夜無物役,寢者亦云寧。忽獲愁霖唱,懷勞奏所誠。嘆彼行旅艱,深茲眷言情。伊余雖寡慰,殷憂暫為輕。牽率酬嘉藻,長揖愧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