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滕推游朱緋堂二首 其一
當日朱緋夢,荒煙化鶴城。斜陽邊草色,深樹里禽聲。欲雨路微濕,出云山半青。神游應故里,只欠愛翁亭。
當日朱緋夢,荒煙化鶴城。斜陽邊草色,深樹里禽聲。欲雨路微濕,出云山半青。神游應故里,只欠愛翁亭。
饕蚊趨炎喧,
新月厭不起。
清涼何處尋,
黑暗況如此。
夢想都傾頹,
太息蒸瘴里。
高議排山岳,
典刑猶鄉土。
我來瞻拜馀,
花竹映庭戶。
波濤西望海漫漫,王粲樓頭獨倚欄!
愛我尚留權小住,住人翻覺是無端。
儒生薄福為行客,俗子多金類長官。
坎壈自憐還自解,無求頓覺地天寬。
漫調新粉采新枝,
爭奈英華太露時。
美色宋朝誰不悅,
盛容夫子孰能知。
堂前月小朱門閉,
山外風高玉笛吹。
自是天然非整頓,
眼中瓊樹夢方癡。
東風先報上林春。枝上曉鶯新。凌虹御氣,鞭鸞翳鳳,來輔玉晨君。
穩步丹墀青云路,金鼎侍調羹。南極光中,五云多處,長伴老人星。
翔鸞鳴昆崿,逸志騰冥虛。惚恍回靈翰,息肩棲南嵎。濯足戲流瀾,采練銜神蔬。高吟漱芳醴,頡頏登神梧。蕭蕭猗明翩,眇眇育清軀。長想玄運夷,傾首俟靈符。河清誠可期,戢翼令人劬。
總角敦大道,弱冠弄雙玄。逡巡釋長羅,高步尋帝先。妙損階玄老,忘懷浪濠川。達觀無不可,吹累皆自然。窮理增靈薪,昭昭神火傳。熙怡安沖漠,優游樂靜閑。膏腴無爽味,婉孌非雅弦。恢心委形度,亹亹隨化遷。
翠屏山下水云香
別墅歸來月在床
今日看圖詩興動
渾如東閣送何郎
黯然去國,但目極傷心,逾湘懷楚。鬢絲結縷。過丹楓艷錦,葉凋雪舞。滴到天明,聽慣疏窗暗雨。雁飛去。只客尚滯留,檐屋欹處。
前約嗟浪許。又換歲春歸,遲回中路。異鄉別俎。便高歌送日,莫銷襟素。恨入朱弦,未覺燈昏意苦。更延佇。滿云端、夕陽簫鼓。
形容雖老矣,蹤跡任飄然。
夏雨淹三市,春風憶九蓮。
觀生時學易,習靜日同禪。
利用崇吾德,忘機不識圓。
盛時選士貢闈開,
殿宇聞風獻藝來。
心似權衡求實效,
勿教蓬蓽有遺才。
百煉金色不變,有人要見不得見,有底不愿見他面。
不識腕頭力,多于弦上辨。
射透海山千萬重,都來一只蓬蒿箭。
馬嘶寒籟亂云移,
牢落秋懷祇自知。
一劍可存君子道,
孤琴先托故人悲。
留都父老崇高尚,
薊北兒童事粉脂。
今日吟詩倍惆悵,
相思猶慘別離時。
夜色無人能畫,徐郎挽上寒枝。仿佛孤山盡處,黃昏月到花時。
細雨欲催秋晚,幽花已著寒枝。似我江南九月,西風馬上歸時。
玉削湘筠,藤縷細、巧手掣成名物。多謝山人遙遺贈,列置高堂四壁。清映水簾,涼分石枕,助炎天霜雪。銀屏繡榻,看來未算雄杰。
有時徙倚軒窗,聽雨聽風,幽興偏多發。坐對靈峰七十二,朝暮云煙興滅。攜向園亭,白鷗相伴我,披襟散發。南樓弄笛,不用胡床待月。
憶當論死際,又過兩年期。
白日存吾分,寒風任爾吹。
到邊仍說法,有客尚投詩。
且自歡茲會,明冬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