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十二絕 其十二 龍爪巖
龍尾招呼龍爪聞,下山十里又逢君。何年突出拿空手,攫取丹霞一片云。
龍尾招呼龍爪聞,下山十里又逢君。何年突出拿空手,攫取丹霞一片云。
窮巷朝仍擁,寒廳午未開。
人誰送酒直,鴉為致薪材。
已倦除頭垢,寧能拭硯埃。
高情蒙枉記,好句數能來。
全樹婆娑伙匪奢,數枝纖瘦少尤佳。
春風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
定論要為塵外物,細看那是世間花。
不然山谷能詩老,曷與山礬計等差。
安石榴花照眼明,去年四月在都城。
曾于古錦窺書帖,更以香醪酌兕觥。
照耀屢嗟紅最盛,寵光今想綠增榮。
定王舊國重看處,門第違離歲已更。
動地風初作,披空雪遽鋪。
幽能吐山岳,遠至卷江湖。
藹藹才迷屋,紛紛遂塞途。
月疑常掛曉,日為不成晡。
徙倚詩難狀,憑陵酒易無。
近人憎犬躍,在野想鷹呼。
勢重微摧壓,滋深快洗蘇。
當憂竹柏折,且救蕙蘭枯。
順喜遵時令,寒寧恤貧軀。
年豐物無癘,此外亦何須。
不但言歸自乞歸,使家幕府兩相違。
換官雖用朝廷法,竊議難逃世俗譏。
適我慍于心悄悄,送君往矣柳依依。
若見河南應枉問,為將前牘叩天扉。
窮山逼窮冬,苦霧作苦寒。
舉頭不見日,況乃見長安。
朝聽譙鼓微,午聽庭雀讙。
占晴復畏雨,有抱那得寬。
少日謬學詩,中年癡覓官。
擇術不自審,終焉墮艱難。
妄營三徑資,輕舍陋巷簞。
胡不返故步,無為學邯鄲。
幾欲相酬答,詩情了不關。
攜從五溪遠,直過洞庭寬。
嘆我終成累,多君不可刪。
黃昏佇立久,云盡覺無山。
幽徑朝披雪,寒村晚對晴。
眼邊多意屬,詩里欠天成。
一宦猶賒祿,多田肯借耕。
鄰家競春務,客子動羈情。
不見水南梅,春風已四回。
縱傳詩滿紙,何似酒同杯。
已與修涂背,還尋舊路來。
計期猶促迫,到處勿徘徊。
竹已連梢種,梅應帶蒂栽。
因留看書帖,更辱倒尊罍。
勝士亦俱集,好懷端為開。
春風不拘束,兩鬢自摧頹。
譽自賢關得,才由治劇新。
諸公共推轂,此去各通津。
嘆我年猶弟,如何鬢總銀。
非關缺為別,愁絕恐傷神。
偃薄雖茲驛,相羊頼此亭。
鳥飛微破縠,魚動暗沖萍。
豈但憂懷愜,還能倦眼醒。
獨余春草夢,才盡不能靈。
視其所以知賢否,論世亦云當尚友。
宜春郡圃作新堂,名不他求斯有取。
堂堂房公暨李韓,文章事業兩不刊。
俱曾屈綰此州綬,年祀雖遠猶班班。
淳熙中興公出守,渺然獨繼三公后。
政成乃復作新堂,亦使此州傳不朽。
江山雖勝何足稱,風月之游不在民。
未如考德接以道,視古所作書諸紳。
龍舒使君適來止,吐詞為記甚瑰瑋。
徐州憶昔黃樓成,少公賦屹班揚壘。
記終慷慨思蓋公,平津東閣方穹窿。
分符與政兩如此,天下寒士何憂窮。
我思作詩頌公政,萬民有口人其聽。
矢為此章載厥德,后之視今今視昔。
君行應到鬰孤臺,惆悵登臨記昔孩。
別酒尚遲三徑菊,歸鞍好待一枝梅。
將軍揖客能增價,幙府群賢定挽才。
我亦方謀下吳會,未知何地得重陪。
慨念耕田叟,遙憐射獵翁。
追蹤盡狐兔,遺種絕螟蟲。
試問南山廣,何如渤海龔。
無矜沒矢力,要格帶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