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百則 其三一
一道神光,初不覆藏。
超見緣也是而無是,出情量也當而無當。
巖花之粉兮蜂房成蜜,野草之滋兮麝臍作香。
隨類三尺一丈六,明明觸處露堂堂。
一道神光,初不覆藏。
超見緣也是而無是,出情量也當而無當。
巖花之粉兮蜂房成蜜,野草之滋兮麝臍作香。
隨類三尺一丈六,明明觸處露堂堂。
一道神奇的光芒,原本就沒有隱藏。超越見聞的邊界,似是而非;超出情感的度量,似恰當又不恰當。巖花的花粉讓蜂房釀成了蜜,野草的滋養使麝臍產出了香。隨著不同的類別或三尺或一丈六,明明處處都顯露得堂堂正正。
神光:神奇的光芒,在佛教語境中有特殊象征意義,代表某種覺悟、智慧之光。
覆藏:隱藏。
見緣:見聞的邊界、范圍。
情量:情感的度量、界限。
巖花:生長在巖石上的花。
蜂房成蜜:蜜蜂采集花粉在蜂房釀成蜜。
野草之滋:野草的滋養。
麝臍作香:麝的臍部能分泌麝香。
隨類:隨著不同的類別。
三尺一丈六:這里是泛指不同的情況、尺度。
堂堂:形容光明正大、明顯的樣子。
《頌古一百則》是宋代禪宗僧人道川所撰。宋代禪宗發展興盛,禪僧們常通過頌古的方式來闡釋禪理。道川創作這些頌古之作,是為了幫助禪門弟子更好地理解古代祖師們的公案和禪法。此詩可能是道川在講解禪理、啟發弟子覺悟時所作,體現了他對佛法的獨特見解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闡釋禪理,強調佛法的自然與超越性。其突出特點是用自然意象和獨特的語言表達禪意,富有哲理和文學性。在文學史上,它是宋代禪宗文學的一部分,對于研究宋代禪宗思想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價值。
世事從頭數,時機觸眼奇。山靈莫留客,大廈要人枝。
春江兩岸闊,細雨片帆斜。古戍收殘市,寒潮帶淺沙。風偏舟倚瀨,春盡鳥啼花。桑柘依依綠,漁磯三五家。
亂云重疊樹高低,不見人煙只聽雞。它日掛冠尋故隱,移家合住在苕溪。
江岸南峰對石城,僧房高在亂云層。臺前天闊秋多月,塔上風微夜有燈。
絕與渾河似,絺巾漉不清。白衣難再得,黃菊只空榮。歲儉無香秫,人愁有寶箏。搊彈當月夕,亦復一忘情。
前時同出守,星鬢各蕭蕭。蹊李伐不食,原禽行自搖。棹前饒沸浪,蓬處但驚飆。素愿山林隱,公乎不在招。壯引朱顏往,衰招白發生。危心幾何折,勞尾自然赪。把酒天涯恨,搔頭歲暮情。將何獻康樂,衰思頓如酲。
月泉寺口月明時,一疊秋風一疊詞。今夜思君不得見,坐看孤月上高枝。
人為五行精,二氣相循環。陽明發天秀,隱約超龍蟠。如何椒蘭芳,苦厄蕭艾繁。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大鈞雖無垠,岳降亦甚難。
驚濤一葉海門關,秋淺吳風未著斑。千載宦游今有畫,澹煙斜日小孤山。
西山初出險,南日正隨陽。客路逢殘歲,人情懷故鄉。河流看渺渺,云樹入蒼蒼。天地留形勝,中州古帝王。
昔年文場掉臂游,一官徘徊炎海頭。門徒聚散曉窗夢,世事起滅秋江漚。油艟橫海撼蛟室,石壁倚天寒蜃樓。校量夷險自足樂,況乃榮壽歸山丘。
秋來為客意何如,千里山河信不疏。昔日老人今則少,不妨紅葉閉門書。
異姓王孫今代聞,風期千古信陵君。神仙第宅元霄漢,賓從笙歌自水云。種竹鳳臺留客看,買山燕渚與僧分。斲輪歲月從今數,赤篆長開蕊箓文。
玉衡迅駕,四節如飛。急景西馳,奔浪赴沂。英華始玩,落葉已稀。惆悵衡皋,心焉有違。告離甫爾,荏冉回周。懷風感遷,思我良疇。豈其無人,莫與好仇。孰曰晏安,神往形留。感昔戎行,遠暨西垠。黽勉于役,不敢告勤。爾亦同事,契闊江濆。庶同支離,攘臂解紛。鳴鵠在陰,自幽必顯。既曰有聲,因風易演。逶迤云閣,司帝之典。蔚彼遺藉,如瑩如洗。齊仲善交,在久彌敬。自我之遘,一遇而定。于穆謝生,以和繕性。有言屬耳,有文在詠。寡弱多幸,逢茲道泰。荷榮西荒,晏然解帶。剪削前識,任此天籟。人既遇矣,何懼何害。搔首北眷,清對未從。瞻云累嘆,思□御風。良愿易違,嘉樂難逢。微我無衣,溫涼誰同。古人善身,實畏斯名。緣督何貴,卷耀藏馨。九言之贈,實由未冥。片音或重,玙璠可輕。
一片春光遍九霄,這回風月也全消。重來繡閣吟殘句,不數緱山弄玉簫。身外事,等閑拋,萬層云路碧迢迢。香南雪北何由見,直比人間午夢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