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伊直院母夫人柳氏挽詞 其二
遐年畀東榻,流慶羨停儲。
吊者九皋唳,幽夫百歲居。
魚軒川上逝,石窌墓前書。
絕妙斯銘勒,寧惟崔蔡如。
遐年畀東榻,流慶羨停儲。
吊者九皋唳,幽夫百歲居。
魚軒川上逝,石窌墓前書。
絕妙斯銘勒,寧惟崔蔡如。
長久的歲月給予女婿榮耀,福澤流傳令人羨慕這深厚的積累。前來吊唁的人如九皋鶴鳴般哀傷,孤獨的丈夫將度過漫長歲月。夫人乘坐的魚軒在河上遠去(指去世),墓前的石窌刻著文字。這篇銘文寫得絕妙,難道只有崔瑗、蔡邕能寫出這樣的佳作嗎。
遐年:長久的歲月。畀:給予。東榻:指女婿,典出王羲之東床坦腹的故事。
流慶:福澤流傳。停儲:深厚的積累。
九皋唳:九皋,深遠的水澤,“九皋唳”指鶴鳴于九皋,此處形容吊唁者的哀傷。
幽夫:孤獨的丈夫。
魚軒:古代貴婦所乘的車,用魚皮為飾,這里指代夫人。
石窌:墓前的石穴,用于放置碑銘等。
銘勒:刻寫銘文。
崔蔡:指東漢的崔瑗和蔡邕,二人以善作碑銘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為林少伊直院的母親柳氏所寫的挽詞。當時柳氏去世,詩人為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以及對其家族的慰問而創作此詩。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柳氏的去世。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既表達了哀傷之情,又對銘文進行贊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作為挽詞體現了當時的喪葬文化和文學創作風格。
畸人何以遣中年,強項修成修鐵肩。下視眾生渾不怍,一生終有愧于天。
云華攏髻使工愁,一曲琵琶送客舟。珍重此身甘玉碎,墜樓不死亦千秋。
鴻聲又被西風斷。蘆荻白頭生怨。桅燈未熄,高帆歇落,鷺閑鷗懶。人搗征衣,一砧疲憊,幾槌噓嘆。恨未伏橫流,長篙已折,生生被、魚蝦算。已是雙毛各半。倩誰憐、恁多乖舛。且燃薪火,煮魚溫酒,擰眉扼腕。聊賴酒酲,郁情皆吐,與風吹散。借冰輪夜照,江湖憑躍,又天涯遠。瓊樓危閣寒云覆,疏桂何人初種?姮娥無趣,還遮愁面,薄綃輕籠。玉杵孤聲,寂寥滋味,搗成心痛。便命續千年,多情不寄。長生藥、皆無用。如此閑愁我懂。倩清風、九重迢送。使酡冰頰,使開花桂,香濡好夢。瓊液銀觥,玉闌干內,指尖弦動。似前生有諾,今生許赴,始偕鸞鳳。塵情多累塵身,斯心欲墜輕輕捧。守更燭剪,挼搓襟皺,總歸無用。奩鏡眉尖,荻花枕上,愈添沉重。賴誰人婉約,堪憐憔悴,織今夜、巫山夢。怎也不消總總。著青羅、空階磨踵。清風幸惜,并邀明月,者般相寵。替綰青絲,清澄眸水,分愁與共。念縈腸況味,若非風月,竟無人懂。玉塵千里寒時,你啼時作紅梅語。呼來雨雪,輕裳洗凈,娉婷欲舞。十月醒來,一朝呱呱,便將香吐。傍清風曉月,淘沙江浪,漸齠齔、青絲著。嗔笑見迷人眼,半遮顏、棠花深處。韶華到了,情濃時候,喚春來駐。依柳聽鶯,鶯心如你,嚶嚶如訴。又誰來約卻,這般日子,做雙飛鷺。
外舅襄陽去,江南草綠時。夕陽沙上酒,舊雨卷中詩。云斷吳天隔,舟行楚岸移。浩歌明月上,長嘯遠風吹。到想春將盡,居應地最宜。鹿門深草木,漢水凈鳧鹥。龐老神仙宅,羊公德政碑。覽奇應有作,感舊莫生悲。六矢男兒事,千金賈客貲。此行雖特達,早發故園思。
一棹風前弄晚暉,亂流斜日凈含輝。溪云勢挾孤帆起,花雨晴分兩岸飛。漫繞芳洲尋杜若,欲攜新月上春衣。千秋禊事今人感,不醉東風悵不歸。
落魄還家舌尚存,幽棲江渚自成村。梅邊有鶴歸煙艇,菊下何人送酒尊。閉戶已從嵇叔鍛,卜鄰新灌呂安園。知君谷口人來少,杖策相從欲避諠。
戈戟重門固,風塵過客稀。飛禽愁戰格,屯卒怪儒衣。野曠北風勁,天高西日微。蒼茫愁滿眼,欲往惜心違。
昔在天彭郡,僑居過一冬。感君常見訪,無日不相從。遠寺攜棋局,高亭把酒鐘。誰知三載后,孤冢列新松。人前常奉詫,張也好堂堂。處眾謙和甚,居官志力強。當時君壯健,在座我蒼浪。今日翻相哭,無言問彼蒼。
三湘南去別情多,不唱吳歌唱楚歌。夜雨滴乾斑竹淚,春風吹老白蘋波。瑤琴誰和巴人曲,錦字空勞織女梭。卻喜沅陵酒價賤,愁來猶得遣詩魔。
一聲嘹嚦過南樓,煙水茫茫萬里秋。多少弟兄零落盡,且隨鷗鷺立滄洲。
蜂撩褪粉偶粘衣,春減都消一片飛。蒂撓園風無那弱,影搖庭日已全稀。樽前漫有盈盈淚,陌上空歌緩緩歸。未便小齋渾寂寞,綠陰幽草勝芳菲。
來無方馬去無輪,天險分明限一津。愿得玉龍橫十萬,榆關重識故封人。
退之昔為石鼓歌,子瞻亦嘗詠石鼓。我從江右游京師,眼見石鼓心欲舞。周室中興流彘馀,盡復蒼姬舊疆土。大蒐岐下選車徒,虎賁三千健于虎。想當刻石紀勛時,載命臣籀臣吉甫。豈惟猗那清廟詩,要紀豐功繼下武。兌戈和弓無復存,此獨不磨耀千古。鯉鱮貫柳字斑斑,勢如雷文斲天斧。由漢訖唐棄草菅,大觀輦致圖書府。黃金填畫失之奢,金輪已整黃河櫓。燕山潭潭素王宮,太史夜奏神光吐。誰知至寶在人間,乃是鳳篆龍章祖。我皇御天開三雍,石渠金馬列李杜。鼓昔有十今存七,搜剔崖藪尚可補。小儒更有筆如椽,作玄一經配鄒魯。
遺廟凄涼越鳥悲,云山九點望中疑。肝腸雨斷隨虞輦,桂酒千秋奠楚詞。斑竹雨來還酒淚,洞庭煙凈見修眉。行人莫問愁深淺,湘水滔滔未有期。
曳杖行墟曲,蒼茫曉色分。凝霜被原隰,葛屨非昔聞。新松夾道周,宿草冒高墳。日月迭而逝,死生安足云。輕舟沿寒流,悵望廉山云。世固不可辟,斯人本同群。緬焉心如結,詠言著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