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七六
渠非老朽,不禮不受。
威音世前,毗盧頂后。
把定壺中白日長,觸著匣內青蛇吼。
良醫叮囑病人,服藥不如忌口。
渠非老朽,不禮不受。
威音世前,毗盧頂后。
把定壺中白日長,觸著匣內青蛇吼。
良醫叮囑病人,服藥不如忌口。
他并非我這老朽之人,不行禮就不接受。在威音王佛之世以前,在毗盧遮那佛頭頂之后。把持住壺中白日悠長的時光,觸動匣中青蛇便會怒吼。就像良醫叮囑病人,服藥不如忌口。
渠:他。
老朽:老人自謙之詞。
威音世:佛教傳說中極久遠的過去佛威音王佛的時代。
毗盧:毗盧遮那佛,法身佛。
青蛇:常用來比喻寶劍。
忌口:指在服藥期間忌吃某些食物。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表達教義、闡釋佛理。作者創作此詩可能是在佛教修行、講法等情境中,旨在向信眾傳達對修行的理解和感悟,勸誡人們在修行中要把持內心、注重自我約束。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傳達佛理修行之道,強調內心的堅守和自我約束。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意象和通俗的比喻闡述深刻道理。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信眾理解和接受佛教教義。
為報玉川子,知君未是賢。
低頭雖有地,仰面輙無天。
骨肉清成瘦,萵蔓老覺膻。
家書與心事,相伴過流年。
峽亂鳴清磬,產石為鮮鱗。
噴為腥雨涎,吹作黑井身。
怪光閃眾異,餓劒唯待人。
老腸未曾飽,古齒嶄巖嗔。
嚼齒三峽泉,三峽聲龂龂。
古人留清風,千載遙贈君。
破松見貞心,裂竹見直文。
殘月色不改,高賢德常新。
家懷詩書富,宅抱草木貧。
安得一蹄泉,來化千尺鱗。
含意永不語,釣璜幽水濱。
寶襪菊衣單,蕉花密露寒。
水光蘭澤葉,帶重剪刀錢。
角暖盤弓易,靴長上馬難。
淚痕霑寢帳,勻粉照金鞍。
簫韶太平樂,魯山不虛作。
千古若有知,百年幸如昨。
誰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
君臣貴深遇,天地有靈橐。
力運既艱難,德符方合漠。
名位茍虛曠,聲明自銷鑠。
禮法雖相救,貞濃易糟粕。
哀哀元魯山,畢竟誰能度。
峽水劒戟獰,峽舟霹靂翔。
因依虺蜴手,起坐風雨忙。
峽旅多竄官,峽氓多非良。
滑心不可求,滑習積已長。
漠漠涎霧起,龂龂涎水光。
渴賢如之何,忽在水中央。
鼓聲初動未聞雞,羸馬街中踏凍泥。
燭暗有時沖石柱,雪深無處認沙堤。
常參班里人猶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鳳闕星郎離去遠,合門開日入還齊。
盧子??踵也,賢愚總莫驚。
蚊蝱當家口,草石是親情。
萬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
翻悲廣成子,閑氣說長生。
初識漆鬢發,爭為新文章。
夜踏明月橋,店飲吾曹床。
醉啜二杯釀,名郁一縣香。
寺中摘梅花,園里翦浮芳。
高嗜綠蔬羹,意輕肥膩羊。
吟哦無滓韻,言語多古腸。
白首忽然至,盛年如偷將。
清濁俱莫追,何須罵滄浪。
相印暫離臨遠鎮,掖垣出守復同時。
一行已作三年別,兩處空傳七字詩。
越地江山應共見,秦天風月不相知。
人間聚散真難料,莫嘆平生信所之。
當今富教化,元后得賢相。
冰心鏡衰古,霜議清遐障。
幽埋盡洸洗,滯旅免流浪。
唯余魯山名,未獲旌廉讓。
二三貞苦士,刷視聳危望。
發秋青山夜,目斷丹闕亮。
誘類幸從茲,嘉招固非妄。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萬狀。
剪翅小鷹斜,[縚]根玉鏇花。秋垂妝鈿粟,箭箙釘文牙。
●●啼深竹,??老濕沙。宮官燒蠟火,飛燼汚鉛華。
梟鴟作人語,蛟虬吸水波。
能于白日間,諂欲晴風和。
駭智蹶眾命,蘊腥布深蘿。
齒泉無底貧,鋸涎在處多。
仄樹鳥不巢,踔??猿相過。
峽哀不可聽,峽怨其奈何。
物外無知己,人間一癖王。
生涯身是夢,耽樂酒為鄉。
日月黏髭須,云山鎖肺腸。
愚公只公是,不用謾驚張。
前賢多哭酒,哭酒免哭心。
后賢試銜之,哀至無不深。
少年哭酒時,白發亦已侵。
老年哭酒時,聲韻隨生沈。
寄言哭酒賓,勿作登封音。
登封徒放聲,天地竟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