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宰公二首 其一
誰向人間脫甑蒸,煩公大句激雷轟。
高才自是百夫特,出語當令四座傾。
霖雨雖從天上降,煙云要自筆端生。
吹噓六合無凡骨,例欲乘風款太清。
誰向人間脫甑蒸,煩公大句激雷轟。
高才自是百夫特,出語當令四座傾。
霖雨雖從天上降,煙云要自筆端生。
吹噓六合無凡骨,例欲乘風款太清。
是誰能讓人間擺脫如甑中蒸煮般的酷熱呢,煩勞您用宏大的詩句如雷霆轟鳴般震撼人心。您才華高超,自然是百里挑一的杰出人物,一開口說話就能讓在座的人都為之傾倒。及時雨雖然是從天上降下,但那如詩中煙云般的妙境卻是從您筆端生發出來。您的詩文影響力巨大,能讓天下人都超凡脫俗,大家都想要乘風去拜訪那清曠的天空。
甑蒸:像甑中蒸煮一樣,形容酷熱。
大句:指氣勢宏大、有感染力的詩句。
百夫特:出自《詩經·秦風·黃鳥》“百夫之特”,指杰出的人才。
四座傾:讓在座的人都為之傾倒,形容才華出眾、言語動人。
霖雨:及時雨。
吹噓:這里指詩文的影響力。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整個天下。
款太清:拜訪清曠的天空,有超凡脫俗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當時社會處于某種困境(如酷熱等),而宰公以其才華和詩文展現出非凡的影響力,詩人因此創作此詩對宰公進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宰公的才華。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豪邁,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生動展現宰公詩文的魅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體現當時文人之間的相互贊賞和文學交流。
翠巖不是不說,只為無個季節。今朝快便難逢,一句為君剖決。露柱本是木頭,秤錘只是生鐵。諸人若到諸方,莫道山僧饒舌。
少林坐,庾嶺行,書偈傳衣成戰爭。庾嶺行,少林坐,得髓安心成話墮。兩家公案未曾圓,后代兒孫作殃禍。這殃禍,可煞大,天下衲僧透不過。
阿家新婦兩同條,
只尺家鄉路不遙。
可笑騎驢覓驢者,
一生錯認馬鞍橋。
人道詩豪與酒豪,
問心我敢托風騷。
三年客路空懷劍,
一笑屠門欲放刀。
愿得拈花參正果,
悔曾食菜到邪蒿。
即今一病猶能起,
禪悅非關醉學逃。
不假研磨丹與青,
只將墨妙奪天成。
始知春力無虛實,
老竹橫穿棟柱生。
柳外星三五。繡簾前、娟娟月樣,似人眉嫵。十斛明珠連乾馬,才可輕盈換與。似解唱、微云詞句。一點靈犀芳心透,是維摩、側畔拈花女。微笑處,散花雨。
鶯年燕月休輕負。剪芳蘭、玲瓏結佩,小紅辛苦。漫說藏春須金屋,留伴焦琴玉麈。問賀監、乞湖歸否。回首霞西波如鏡,定何時、同聽春江櫓。團扇曲,為伊度。
疆場事業厄蠻鞿,欲報君恩今已非。
猖獗兇酋原有種,善文循吏竟無歸。
斜陽昔嶺鴉千樹,明月花溪廟半扉。
烈烈英風昭萬古,一泓流水咽危磯。
穿花度葉日紛紛,
出自知時處有群。
獨佩秋蘭何處獻,
慚卿一食不忘君。
野色晴宜上閣看
樹陰遙映御溝寒
豪家舊宅無人住
空見朱門鎖牡丹
蘭舟宛轉浪紋平,一棹容與蕩晚晴。
上苑春深芳草綠,西山落照遠峰明。
長空鴉返千林暝,絕塞鴻歸萬里情。
縹緲中流憑覽勝,始知仙境有蓬瀛。
除書新拜荷明君,祖別春筵采泮芹。餐玉未從仙老試,賜金應與故人分。淖船夜渡娥江月,山殿晴探禹穴云。龍節虎符勛烈舊,過家先讀表忠文。
修髯如雪面如丹,芰制新成野服寬。潮近季真期卜宅,寺依靈徹話休官。霜紅柿葉尊前寫,月白荷花鏡里看。有約沃洲騎鶴去,臥云不畏碧山寒。
聞道居家近橘坡,
青黃遙想問疏籬。
可能乞我數包否,
仍寄韋郎七字詩。
昨夜東風狂,
庭花落如雨。
忍死抱殘紅,
莫化塵與土。
沉沉玉宇,垂垂銀漢,正好新秋良夜。彩云天上會佳期,可真個、橋憑鵲駕。
深宵風露,冷筵瓜果,幾處穿針庭榭。星河迢遞恨難填,悔十萬、聘錢曾惜。
占得江湖汗漫天,
了無鄉縣掛民編。
賣魚買酒醉日日,
長是太平無事年。
微風韻春夕,圓月吐城闉。
式宴偕流俗,旨酒娛嘉賓。
火樹明還艷,絲竹間且陳。
燕趙多英客,荊郢盡詞人。
雄談驚四座,擊節洽芳辰。
顧予寂寞士,獨與藥爐親。
今宵有高詠,貽來慰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