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臺趙庶可二首 其二
頃上山臺謁,臨行辱贈詩。相思寸心在,莫訝尺書遲。好月登樓夜,清秋落木時。見君花萼集,夢到謝公池。
頃上山臺謁,臨行辱贈詩。相思寸心在,莫訝尺書遲。好月登樓夜,清秋落木時。見君花萼集,夢到謝公池。
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親裁剪。
畫成小簡寄情人,臨行更把輕輕撚。
其中撚破相思字,卻恐郎疑蹤不似。
若還猜妾倩人書,誤了平生多少事。
神仙秘訣妙難傳,
禿頂脩羅打左拳。
半夜歸來無覓處,
忍饑高臥飯籮邊。
一掠青絲鏡面垂,朱題銀額呂仙祠。饒他壽盡塵沙劫,只是黃梁未醒時。
不脫陰區(qū)苦奈何,仙官塵侶不爭多。人間惟有李長吉,解與神仙作挽歌。
春人可似,似黛眉隱語,鏡中猶殢。暮色千條,只愁難把花驄系。
樓窗無縫深深閉,又還見,腰兒眠起。更無聊、和月迷離,寫漢宮人字。
還向長亭旖旎,又青眼細窺,別筵杯底。也學銷魂,渡頭搖得斜陽膩。
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縷絲痕翠。添些落絮,疏煙如夢里。
君不見西飛太液雙黃鵠,宮前沆漭春波浴。白日寒光颯羽毛,樂府歌之薦嘉福。
劉生兄弟起梁苑,五色衣裳照龍袞。給札承明侍從間,一朝致身未為晚。
憶我酣呼郭隗臺,黃金突兀浮云摧。當時駿馬不易得,此地悲風千里來。
易水東流過臺側,太行雪片大如席。舞陽勾踐安在哉,吳鉤灑削芙蓉色。
昨傳烽燧到邊城,三輔先屯大將營。天山遙奪單于壘,瀚海俱懸屬國兵。
劉生豈但文章伯,花卿二子騰驤客。實塞先條漢使書,繞朝獨贈秦人策。
入關棄繻誰敢當,門前受謁諸侯王。腰間不插大羽箭,手上何用綠沉槍。
自揮曉日旌旗散,寧遣秋陰鼓角長。三軍喜見旄頭落,圣人端拱開明堂。
借君千尺如虹筆,長掃妖氛北斗旁。
靜極翻如有待,眠多未是無憀。
柳花毬轉碧窗綃,不信東風才到。
閉月三三小徑,藏鶯六六彎橋。
香囊蟬錦懶重挑,乞取春愁閒了。
草樹陰陰一徑開,
饑烏閒下啄莓苔。
清風無事自還往,
時送官池荷氣來。
去天尺五高,世外得奇境。
插腳萬山低,舉頭片云靜。
挺枝松盡虬,禿頂楓半癭。
龍目炯炯光,澄澈驗雙井。
恐有神蛟潛,變化出俄頃。
石屋辟磊砢,鐙龕潔以整。
枯僧不知年,塵緣久徹屏。
老鶴為守門,露涼時一警。
天風吹冥冥,巖花襲裾冷。
空翠淡欲無,夕陽散遙嶺。
冰花擁草,臘鼓催年,人海半生藏未了。
俊游如昨,幾點寒燈夢回早。
憑誰道。荒橋賭酒,孤館停歌,偏是近來歡意少。
譜入鹍弦,尚覺商聲動懷抱。
瑣窗悄。羈旅縱忘,故家路徑,漸迷池沼。
挑菜歸時,畫中燕鶯都老。
暗情裊。依舊共飾太平,烏衣巷邊重到。
只怕銅壺漏滴,夜長難曉。
彈罷紡馀機上處,拋梭纖手辛勤。幽窗札札即天孫。底須綃比霧,絕勝錦爭云。
織得素光成匹好,葡萄也有新紋。并刀剪落看還頻。寒儒堪制服,貧女可裁裙。
昔讀磨崖碑,已耳浯溪名。今向嶺西游,快作《浯溪行》。
浯溪之水清千尺,浯溪之石更奇特。次山文字平原書,萬古光芒燭奎壁。
嗣皇靈武成中興,元戎兩京顯殊績。惜哉張、李亂紀綱,我覽斯文增嘆息。
當時不識顏真卿,天生汾陽為社稷。壯士解衣吁可危,檻車就逮寒無色。
若非仙李識奇才,那得沖風起云異。縱令廝養(yǎng)皆英雄,要伏詞臣大識力。
蒼茫懷古意無限,老楓無言山自碧。更將攬勝登?臺,遺址荒涼不可得。
記委符節(jié)歸江湖,剩有窊樽涵月魄。振衣四顧浩悲歌,行人指點漫郎宅。
只恐來青女,
還宜護絳羅。
婀娜嬌若醉,
不忍近摩娑。
紫菊紅萸仍酒美,萬里秋云接天水。登高能賦我何堪,會逢其適聊爾耳。
蒼山小亭看弈棋,不有此客無此詩。古往今來吹破帽,河梁歸路月明知。
坡云今日我重九,自古騷人無此手。一從陶令歸去來,誰有閒中能漉酒。
籬邊采采黃花歌,不盈襟袖還幾多。滿城風雨固應爾,欲制頹齡如老何。
怪來清氣侵毛發(fā),忽得新篇有風骨。溪亭應記見南山,玉水波寒步微月。
無錫銅瓶手自持,新芽顧渚近相思。
故人贈答無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時。
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看色尤宜。
槍旗攜到齊西境,更試城南金線奇。
一氣陽來復,含靈已兆春。
帝心謹齋祓,天命用休申。
萬壽無疆祝,千秋寶鑒陳。
壽慈時有樂,歡忭洽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