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二 歌赤帝辭
炎光在離,火為威德。執禮昭訓,持衡受則。靡草既凋,溫風以至。嘉薦惟旅,時羞孔備。齊緹在堂,笙鏞在下。匪惟七百,無絕終始。
炎光在離,火為威德。執禮昭訓,持衡受則。靡草既凋,溫風以至。嘉薦惟旅,時羞孔備。齊緹在堂,笙鏞在下。匪惟七百,無絕終始。
天晴而雨斷兮,作蒼梧九疑之高。
秋風行而川怒兮,泄瀟湘洞庭之奔流。
樹不知名兮山抱復嶺,沙不計程兮水趨它洲。
波作止兮蛟舞蛟蟄,云晦明兮猿呼猿愁。
原不可作兮蘭亦塵土,賈傅歸漢兮??其何尤。
誰呼魚兮北澨有酒,誰鼓枻兮南津有舟。
懷斯人兮杳靄千里,目悵望兮吾其歸休。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修廊夾五殿,重閣映千樹。
規模象魏壯,回合綠陰護。山椒望五谿,壺頭入指顧。
故宮在其北,屋瓦帶松霧。古杉晉時物,中空野人住。
外圍四十尺,內可十客聚。我游瞿仙館,壇上表遺步。
卻下八疊坡,一亭眾妙具。兩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凜難駐。桃源獨不見,僻在宮南路。
山行轉深邃,狙猿紛上下。石竇出微涓,令我意猶豫。
昔聞漁舟子,水際見洞戶。今看去溪遠,定自后人誤。
惆悵卻歸來,此游不得屢。于今二十年,歷歷經行處。
數寸清純玉不如,入波陶發冷蕭疏。
千金爛抵荊山鵲,一璞深刳渭水魚。
墨帶花香臨近澗,泓沉燈影了殘書。
從來端歙難優劣,名下真成士不虛。
江空蟹急窘于搜,滿腹清涼做盡秋。
茶灶筆床新意思,寢香衛戟戰風流。
生拚不入吳王鲙,死亦相尋越女舟。
得一好詩無可憾,無詩也不作騷愁。
有偉千人杰,能為萬里游。掛帆春背雁,問驛夜驚鷗。
道路空留滯,文章莫暗投。九疑生雨遍,三峽帶寒流。
采藥青神觀,題詩白帝樓。乾坤供爛醉,星斗照閑愁。
漢已歸蕭相,天難壽武侯。詞人頭欲雪,壯士淚如秋。
中下猶須策,西南夙倚籌。有錢書盡買,滅虜志終酬。
猿破高唐夢,龍馴滟滪舟。行人定安穩,夏近可歸不。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半空掃積雪,萬萬玉花凝。
或如生綃掛,或作薄霧橫。
紛紛虎豹吼,往往蛟龍驚。
人語不相聞,濺雹漂我纓。
有魚緣峭壁,上上終不停。
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纮。
跼蹐民無地,焦熬歲不天。
雨方寬趙日,數已入湯年。
調餉今方爾,蠲租恐未然。
古來勛業盛,根本諱沉綿。
鹽?寬閩甚,兵權慮蜀多。
閩民今可矣,蜀事竟如何。
便好尸而祝,初無玷可磨。
繄誰求徑捷,行陸強風波。
閫制恩威足,邊防戍守牢。
政平多暇日,民費絕秋毫。
豹尾天光近,螭頭地勢高。
孰令黃石水,旦旦只空號。
客本何為者,逢公幕府開。
兵間雖有志,度外本非才。
流水音何在,高風首屢回。
只今巖石望,寧忍泰山頹。
傾蓋星橋憶去年,官聯預說使君賢。
別來風送空中月,此去云開劍里天。
治效龔黃方側耳,交情嵇呂好差肩。
相逢便作陽關曲,數日銷魂正黯然。
涪翁筆下千鈞重,趙尹胸中萬里寬。
寶墨幾年藏瑞氣,新亭今日敞奇觀。
翠屏遠帶斜陽淡,素練光涵夜月寒。
苔碧印文公事少,謾尋詩句立欄干。
我生聊自樂,人意適相隨。
郊外有行處,春中無倦時。
雖知攀折苦,未覺燕游衰。
更欲添桃李,初心不在茲。
醉入機緘喜不勝,幾多風雨一番晴。
掃除氛祲乾坤大,拂試光輝日月明。
萬計官逋紓吏責,十分燈夕看人情。
熙熙不但春臺樂,從此東南說建平。
遙望黃袍赭色鮮,微臣先已立鈞天。
褥旁跪接金杯酒,衣上濃熏寶篆煙。
閶闔才囘紅曲蓋,瑣扉亟驟錦鞍韉。
今晨特為君王霽,羽仗方停又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