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光赴石城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織綺地,年來戰馬過。
秀眉使君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山川勃鬰不平處,澆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樓影白逶迤,想見春流二月時。
待予去掃仲宣賦,走馬還朝亦未遲。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織綺地,年來戰馬過。
秀眉使君醫國手,卻把江頭無事酒。
山川勃鬰不平處,澆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樓影白逶迤,想見春流二月時。
待予去掃仲宣賦,走馬還朝亦未遲。
石城高聳險峻,城下就是滾滾江波。這里曾是莫愁女織綺的地方,近年來卻常有戰馬經過。眉清目秀的使君你是拯救國家的能手,如今卻在江頭喝著閑適的酒。山川郁結著不平之氣,你用三杯酒來澆灌,還搔首感慨。半江樓影在水中白色逶迤,能想象到二月春水流淌的樣子。等我去憑吊仲宣的辭賦,你再騎馬回朝也不遲。
嵽嵲(dié niè):高峻的樣子。
莫愁:傳說中的女子,善織綺。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醫國手:比喻治理國家的能手。
勃鬰:即“郁勃”,郁結不舒。
仲宣賦:指王粲的《登樓賦》,王粲字仲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處于戰亂時期,國家局勢不穩定。詩人送友人赴石城,石城曾是繁華之地如今有戰馬經過,反映出社會的動蕩。詩人希望友人能施展才能,也表達了自己對憑吊古跡、從容處事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贊賞友人才能,憂慮國家局勢。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歷史變遷與個人情感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時代的思考和對友人的期許。
孤松手自植,保此貞且固。微微歲寒心,孰樂我遲暮。留侯報韓仇,還尋赤松去。后生同一心,成敗顧隨遇。歸來撫孤松,猶是晉時樹。
清明拜掃陟山丘,積草荒苔露未收。林鳥紛紛爭曉祭,野花寂寂自春愁。眼前兒女能供奉,身外功名豈用謀。此日歸來天漸晚,半痕新月掛城樓。
田家供具少,海味一尊傾。不共通宵飲,空傳頌酒名。談高無俗態,棋罷有歌聲?;B邀歡地,臨池賦幾成。
小園覓果旋開堂,天上傳來和露方。嘉惠夜煩青鳥使,素香春伴美人行。分甘侯圃瓜時熟,飽德賓筵黍后嘗。最是品高防預竊,悔非苦筍遍山傍。
齪齪誠何算,堂堂亦已休。嗟聞閉東閣,忍復過西州。會送宜千乘,歸藏但一丘。往來埋玉恨,清淚漲溪流。
熏風動麥田,輕波水面滑。遠陌行稼者,草帽浮不沒。
當年一別各天涯,回首征塵路已賒。碧海浪中騰駿馬,黃金臺上噪昏鴉。鯤鵬有翅何曾展,桃李無言敢自誇。老至猶窮吾不悔,平生未種向陽花。
城市終當徙,開軒向綠疇。老知學稼好,窮帶著書愁。野燕登蠶箔,山雞雊麥秋。村氓無曲調,出口自成謳。
素質天然靜,清芬繞鼻根。更于翹楚上,一筆起冰魂。
村僻無人到,安居似野僧。柴門交岸竹,茅屋帶溪藤。煮粥宜雜稻,分茶間老菱。百年堪樂此,生計日相仍。
滄海橫流百戰身,此心獨有醉鄉真。逢君莫怪清狂客,辛苦潘郎拜路塵。
曾引雙飛綵鳳來,紫瓊鏤管上簫臺。于今無復人間夢,一曲閒吹坐碧苔。
仙人來日尚迢遙,猶及韶年未盡凋。乞把平生重付與,眼前罪悔一時銷。
四百南朝寺,青鞋處處游。何方駐瓢笠,古剎寄牛頭。
漷州太守吾同年,香凝畫戟春風前。談詩虛幌坐白晝,忽見浩蕩萬里之江天。天開地辟鴻濛外,風回日動神靈會。蓉旂翠節下葳蕤,陰火明珠出光怪。西山雪水青霄來,豁然峽斷長川開。洞庭浪闊秋蕩漾,漢陽樹遠云徘徊。廬阜迢遙到牛渚,復渚重洲散平楚。布帆漠漠瓜步煙,紅葉離離石城雨。山庵似聽疏鐘鳴,野橋疑有行人行。村墟微茫灌木暗,絕境毫末俱分明。旅榜前頭更漁艇,萬鶩千鴉動寒影。水窮霞盡已欲無,猶是海門秋萬頃。野人興發滄洲間,欲呼艇子吾東還。熟看乃是云巢畫,巧奪神力回天慳。太守邀我題小草,上有仙人虞閣老。開圖歡喜悲忽來,令我有句不能道。仙人昔欲三神游,我居三神海上頭。成連攜我鼓琴處,白浪如山龍出游。夜夢從之看浴日,十洲青小洪波赤。仙人教讀新宮銘,酒醒扶桑露華白。小山桂樹淮之洲,雁影幾度空江秋。嗚呼仙人不可見,太守與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