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心老
老心霜下松,名與隆公齊。
人物北斗南,佛事東院西。
平生四海腳,不踏四海泥。
晚說汝州禪,飽啖天寧虀。
夢中與我遇,相扶兩枯藜。
每見眼自明,不復煩金篦。
卻從夢中別,未免意慘污。
它時訪生死,林深路應迷。
老心霜下松,名與隆公齊。
人物北斗南,佛事東院西。
平生四海腳,不踏四海泥。
晚說汝州禪,飽啖天寧虀。
夢中與我遇,相扶兩枯藜。
每見眼自明,不復煩金篦。
卻從夢中別,未免意慘污。
它時訪生死,林深路應迷。
心老如同霜雪中的青松,聲名與隆公相當。他的人品在北斗星以南堪稱出眾,在寺廟東院西院都從事著佛事。他一生走遍四海,卻不沾染世俗的污濁。晚年講述汝州禪法,盡情享受天寧寺的腌菜。夢中與我相遇,我們相互扶持著兩根枯藜杖。每次見到他我眼前便豁然明亮,不再需要金篦來醫治眼疾。如今卻要從夢中分別,不免心中凄慘。日后若去探尋生死之事,山林幽深道路恐怕會讓人迷失。
隆公:可能是當時一位有名的高僧。
人物:指人的品格、才學。
汝州禪:汝州地區流行的禪法。
虀(jī):腌菜。
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這里比喻能讓人明悟的事物。
慘污:凄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與心老交往密切,心老在禪學方面有一定聲望。詩人可能因某種原因要與心老分別,在這種情境下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心老的贊美和分別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將對人物的贊美與禪理感悟相結合,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交往的文化現象。
倦枕欹愁,重衾滯夢,小樓深鎖春寒。笙歌繞院,咫尺送喧闐。想見華筵初散,怎禁得、酒冷香殘。空剩了,深宵暗雨,淅瀝洗馀歡。愁看,佳麗地,帷燈匣劍,玉敦珠槃。怕人事年光,一樣闌珊。慢說霓裳調好,秋墳唱、禪味同參。疏簾外,銀瀾弄曉,江上數峰閑。
犯暑籃輿趁曉耕,東風迎面葛衣輕。過山繚繞湖邊路,楊柳陰中帶月行。
廣學開書院,崇儒引席珍。集賢招袞職,論道命臺臣。禮樂沿今古,文章革舊新。獻酬尊俎列,賓主位班陳。節變云初夏,時移氣尚春。所希光史冊,千載仰茲晨。
后園冠蓋如云委,坐客其誰數程李。吾家小謝自風流,薄羅新染香囊紫。老翁看花心已疲,數負十分金屈卮。君今年妙言語便,愛酒惜花諸事宜。春光不為主人計,行色匆匆暫如寄。欲借珠璣一再酬,恐君泣盡鮫人淚。
雪濤卷入白螺杯,云夢吞將滟滪堆。陳馬直從天漢落,颶風先自海門來。青山一向開銀壁,黃傘中央立露臺。好在畫圖留壯觀,江頭白首不堪回。
虛心靜定通玄牝,徹骨清貧入道基。靈地瑩然心月現,禪天獨露大光輝。
眼中塵中政昏昏,華蓋風高翠入云。一代風流超晉宋,百年禮樂寄河汾。波寬好看魚龍化,天遠空憐雁鶩群。亦有平生觀海意,出門萬里獨慚君。
眼看飛雪灑千林,更著寒溪水淺深。應有梅花連夜發,卻煩詩句寫愁襟。
深院愔愔。破苔痕,寂寞獨尋幽徑。東風僝僽,還共晚煙吹暝。縞衣輕曳,問誰向、玉闌偷憑。驚認作、粉魅窺人,卻是老梅搖影。孤芳素心堪印。奈花非解語,悶懷難訊。疏枝殘雪,寒到翠禽都噤。低徊往事,憶情話、小窗燈暈。知甚處、驛使重逢,暗香折贈。
生平勛業在詩書,黑綬翩翩下蕊珠。漳水功名未為最,他年丹檻更捐軀。
百年渾是客,白發總盈顛。佛國三秋別,云臺五色連。朝盤香積飯,夜甕落花泉。遙憶談玄地,月高人未眠。
嫩綠夭紅照眼明,物華春事暗相驚。提壺不飲勸誰飲,正在竹叢深處鳴。
仙翁歸臥翠微岑,一夜西風月峽深。松徑定知芳草合,玉書應念素塵侵。閑云不系東西影,野鶴寧知去住心。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琴。
論卷聚書三十萬,錦江江上數連艘。追還教授文翁學,重嘆徵求使者勞。石室談經修俎豆,草堂迎詔樹旂旄。也知后世揚雄在,獻賦為郎愧爾曹。
真性元來本自圓,如如不動照中天。光明瑩徹無遮障,照破鴻蒙未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