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燈火新涼催夜織
炎熱使人畏,饑寒使人憂。王孫六月發飲冰,烈火赤汗無與謀。王孫重燠樵牧寒,上天不分青白眸。鄰家秦女夜歌舞,飲酒高樓擊鼉鼓。夭姬學唱竹枝辭,鐵板老優翻鸚鵡。老夫茅堂燈一輝,小兒書罷妻率機。粗布大帛愿不失,夜深相對有牛衣。
炎熱使人畏,饑寒使人憂。王孫六月發飲冰,烈火赤汗無與謀。王孫重燠樵牧寒,上天不分青白眸。鄰家秦女夜歌舞,飲酒高樓擊鼉鼓。夭姬學唱竹枝辭,鐵板老優翻鸚鵡。老夫茅堂燈一輝,小兒書罷妻率機。粗布大帛愿不失,夜深相對有牛衣。
自墾瑤田栽玉芝,采芝猶及麗春時。天圍曲水寒相徹,月印澄潭夜并奇。笑我歸山還草草,愛君耽獨勝遲遲。靈蹤恨卻江門老,誤向衡陽動遠思。
弱齡誦書史,即慕黃與羲。謂由畫象理,便可契希夷。如何三叔世,法令日繁滋。皇風久云歇,貞度亦已隳。昔與子同舍,始識金科詞。雖則太平術,無乃德義虧。勿喜軫余念,欽哉慎爾規。銜章緝往憲,執獄噬前疑。愿子崇明德,蒼乳有遺譏。
入秋殘暑退,向晚病心清。露葉和螢墜,風條雜鸛鳴。最甘蔬飯潔,漸怯葛衣輕。坐聽西樓角,嗚嗚向月明。
涼籟薄庭樾,江城秋漸生。孤齋今夜月,獨聽斷猿鳴。露滴荷聲苦,風飄竹葉清。芙蓉尚可采,無限故人情。
郡城華蓋下,歲月忽如馳。五褲歌猶在,雙旌去不歸。清名史氏傳,遺愛后人思。有子從仁政,傳家愿不違。
旌翻玉華晦,神轉云光移。襲舄黃山下,投佩朱路歧。
溪外漁郎已早知,挈舟不恨問津遲。分來一笑秦人手,種作三珠漢苑枝。春意盡歸無語處,年華多在未開時。綏山自是丹砂物,況有盧家一女兒。
同此履霜天,同此思親夜。夢到未生時,身在無何野。不見后來人,不見先行者。獨自仰虛空,涕下何由寫?
長沙不吊屈,絳灌乃徒勞。小恨無封事,何煩更反騷。久應明長者,窮好近吾曹。所以馬新息,終推龍伯高。
森然桃李陰,當春皆手植。更求青青枝,要見歲寒色。
烏臺風節動京畿,兩鬢何曾白一絲。赤手正堪扶社稷,高才還擬奠華夷。觀風屢試繁難地,奏最方當簡拔時。進退行藏俱未問,愛君真悔識君遲。
道在無今昔,才難有屈伸。青編知了意,白眼付時人。鏡里顏容舊,胸中事業新。絕嘆知味鮮,渠自說甘辛。客少從蒿長,居深懶戶開。孤城歲云莫,瘦馬子能來。長策憐葵向,新詩更雨催。相看前日事,此首忍重回。
六館清如許,齋居寂不嘩。吟馀詩在稿,坐久燭生花。窗印梅花月,爐烹雪水茶。塵思俱蕩滌,幽興喜無涯。
幾灣流水咽涓涓,五虎山青馬首懸。欲訪故人過峽口,南鴻猶自帶風煙。
郊園旱久只多蹊,昨夜欣沾雨一犁。已辦青鞋隨老圃,便驅黃犢過深溪。農談剩喜鄉鄰近,馌具仍教婦子攜。指點竹寒沙碧處,不知何似錦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