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棲三首 其一
去去追濠濮,悠悠平渭莘。
荒涼羅雀處,寤寐叱牛頻。
鸮炙逢希闊,萍虀適醞醇。
自謀螻蟻穴,何以拯斯人。
去去追濠濮,悠悠平渭莘。
荒涼羅雀處,寤寐叱牛頻。
鸮炙逢希闊,萍虀適醞醇。
自謀螻蟻穴,何以拯斯人。
遠去追尋濠濮間的逍遙,悠然向往像呂尚、伊尹那樣的境遇。在門可羅雀的荒涼之地,日夜頻繁地呵斥著耕牛。很少能吃到貓頭鷹肉做的菜肴,萍虀搭配著美酒倒也適宜。自己只為個人的安身之所謀劃,又怎么能拯救天下的百姓呢。
濠濮:濠水和濮水,莊子曾在濠梁之上觀魚,在濮水垂釣,后用來指代逍遙閑逸的隱居生活。
平渭莘:“平”可能指呂尚(姜子牙),他曾在渭水之濱垂釣遇周文王;“莘”可能指伊尹,他曾耕于有莘之野。這里借指有才能的人得到君主賞識而施展抱負。
羅雀處:形容門庭冷落,無人來往。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
鸮炙:貓頭鷹肉做的烤肉。
希闊:稀少、罕見。
萍虀:用浮萍做的咸菜。
醞醇:釀造的美酒。
螻蟻穴:比喻個人狹小的安身之所。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詩人仕途不順、生活清苦之時。詩人可能在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只能過著隱居般的生活,從而產(chǎn)生了對個人命運和社會責任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既有對逍遙生活的向往,又有濟世救人的責任感。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掙扎的普遍心態(tài)。
幾度人來報使旌,暗中吾自數(shù)歸程。相逢歲晚翻疑夢,忍說春來又卜行。風雨幽懷何處寫,江天病眼此時明。夜來春意知多少,步到前庭問紫荊。
夜親燈火究遺經(jīng),朝列臺端近上卿。豈惜勤勞觀異政,要成功業(yè)化蒼生。聲名漸覺如山重,懷抱從來似水清。他日定隨鹓鷺去,五云深處沐恩榮。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惱殺農(nóng)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殘霞不近人情,截斷玉虹南去。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閑云起處。
莫言長夜便無明,莫道離鸞不合并。天上星辰能化石,黃河千歲也還清。
孤鶴不累巢,離鸞不飲溪。溪明難為影,巢成誰與棲。飄飄無根云,流麗如虹蜺。下有貞松臺,白日晝且凄。我思徹霄漢,冥邈不可梯。青青東園柳,子規(guī)當樹啼。來者何用歡,去者日以迷。擊石端出火,搗辛能作齏。妾心倘未明,請看井中泥。
西風桂花落,我上天臺山。仙子扶我手,泠然蒼水環(huán)。乘鸞者誰子?飛煙渺難攀。三坐此游戲,弄影銀河灣。空山忽風瀑,四顧鳴潺湲。長揖馬子微,此豈非人間。
京國分襟后,鄉(xiāng)園把酒邊。風塵相并馬,星月共浮船。久重掄才日,頻勞入計年。心懸漢轉(zhuǎn)餉,身歷晉山川。黃葉許由樹,丹霞姑射天。乘秋多勝跡,吊古幾新篇。羈客何衰矣,停云獨悵然。有情皆是累,寄語故人前。
高敞山齋立乳巔,飄飖云馭聚群仙。百靈聽講開壇夜,大法將臨報語宣。
節(jié)林三生華表鶴,乞身歸來羊角山。群仙御風落何處,惟有玉佩留人間。
一曲西湖罨畫間,花時載酒正紅顏。鄒枚上客團車蓋,燕趙佳人結(jié)佩環(huán)。甲第樓臺分處處,南朝事業(yè)尚班班。傷心可得重行樂,空愧沙鷗白鷺閒。
盡日舟中情思疲,晚來何處最幽奇。沙鷗數(shù)只妝江面,云帶兩條山畫眉。
廟塑湘妃少女容,誰知百歲奉重瞳。從今好事詩騷客,莊肅當存念慮中。
紫騮嘶向月明間,漏盡銅龍尚未還。何處鳳笙聲裊裊,松棚高結(jié)舞鰲山。
觀風南楚人猶羨,領(lǐng)邑東甌爾自知。凍合遙空辭我地,春回滿縣到官時。事于忙后宜防錯,言向甜中恐售欺。歲歲東風池草綠,夢中相憶自成詩。
男子從來志四方,胸含至德已成章。昔年曾覽銀臺政,今日應(yīng)為粉署郎。劍在豐城終變化,珠藏合浦自輝光。一朝養(yǎng)就凌霄翮,佇看飛騰入廟廊。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