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謝心老以緣事至魯山
禪師瓶貯幾多空,欲問以書無去鴻。
魯縣人迎波若杖,天寧樹起吉祥風。
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筆硯中。
一日塵沙雙碧眼,歸時應與去時同。
禪師瓶貯幾多空,欲問以書無去鴻。
魯縣人迎波若杖,天寧樹起吉祥風。
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筆硯中。
一日塵沙雙碧眼,歸時應與去時同。
禪師的凈瓶里不知裝了多少空靈的禪意,想寫信詢問卻沒有信使可托。魯山縣的人們迎接持著般若杖的您,天寧寺的樹木揚起吉祥之風?;纳降拇荷既谌肓似轮校浪康慕磺樵诠P硯往來里體現。一天在塵沙中奔波,雙眼滿是疲憊,歸來時應和去時的心境一樣。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心老:指一位僧人。
魯山:今河南省魯山縣。
瓶貯:凈瓶中儲存,這里有蘊含禪意之意。
去鴻:指信使,古人有鴻雁傳書之說。
魯縣:即魯山,春秋時為魯縣。
般若杖:象征著智慧的禪杖。
天寧:可能指天寧寺。
快士:豪爽之士。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作者友人“心老”僧人因事前往魯山,作者寫此詩相和。當時可能佛教文化較為盛行,文人與僧人交往頻繁,作者在與友人的文字往來中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對友人的情誼和對禪意的感悟。特點是禪意與友情交融,以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文化交流。
嶺表年年望北疆,偏乘鐵翼更南航。昔聞海外文身國,今睹人間斷發鄉。跳傘凌空翔蛺蝶,飛舟躍浪舞螳螂。驚濤縱有三千丈,難阻心帆向遠方。
紛紛胡騎來無定,整整王師動有名。已報妖氛掃秦甸,還聞聘使出龍城。灼知天意民皆悅,怯聽風聲寇自驚。就養東朝歸駕近,和戎深見圣人情。
鼎湖乘黃忽已仙,龍池霹靂飛青天。玉臺萬里在足下,青絲挽住春風前。嶷如長鶴靜不騫,仗下肯受庸奴鞭。主恩一顧百金重,不辭正面當君憐。
高樹圍前射箭時,小書樓上共題詩。揚州燈火京城夜,獨立秋風有所思。
以茲百年感,東望一欷歔。氏族王孫后,弓裘世澤余。時攀皋上樹,獨對齋中書。尚說傳奇字,知君辯魯魚。
寂寂書堂秋夜涼,一編心畫一爐香。弟兄動是經年別,羞見天邊有雁行。儒生事業戒悠悠,鑿井求泉須到頭。要識汝兄勤苦事,頂門白發一莖秋。千里家山入夢頻,又封書尺寄行人。未慚定省多疏闊,守道安貧即是親。汝兄望汝撐門戶,汝不耽書奈汝何。汝看二程兄弟傳,肯將幾月付蹉跎。向上工夫肯憚難,須知簣土可為山。若還志力無回轉,直透龍門亦等閒。一別獅山千載期,蕭條吟屋費修治。手栽門戶新楊柳,試問春風長幾枝。
山水坐來見,翛然無俗氛。碧巖虛夜月,江樹靜秋云。鳥影似猶見,猿聲疑或聞。自憐歸未許,遙憶武夷君。
山人真漫浪,隨處得清游。雪瀑方爭勢,風雷不肯柔。詩光浮玉板,酒滟瀉瓊舟。一枕斜陽里,清歡各自酬。
萬樹臨江舊社開,每因秋色一徘徊。行吟閒倚海邊樹,懷古疑登江上臺。
朱提注酒酒如池,太白淋漓吃不辭。上樓更衣玉山倒,腰間帶脫金犀毗。
屢遭離亂奈愁何,對月今宵感慨歌。萬里煙塵連紫塞,九天風露下銀河。無人折桂當秋賞,有女乘鸞或夜過。歲歲青光只如舊,卻憐白發滿頭多。
日月不著空,行天曷終始。此心朗日月,隨念生歡喜。圓鏡本來見,蓮花不著水。如畫復如生,出泥同出紙。漫拂金粟影中身,毋令毫端侵纖滓。一葉禮一花,座前笑拈起。研滌清泉奄若失,缽擊馀音香在指。解脫聲聞病維摩,為說偈子當如是。
別多無那苦相憶,賴有尺書時往來。逢人為說烏寶傳,此客合貯黃金臺。北風塵土歲云暮,南湖水波冰欲開。扁舟短棹日相□,元出西郭看野梅。
藥力何神造化爭,雨深足重轉難行。老于忘事宋華子,壯不如人鄭燭生。逭責乾坤良自信,息緣晝夜本無情。云莊一席棲玄地,風起濤來蛻亦驚。
左淬莫耶鋒,右淬干將鍔。宇宙兩神龍,延津當晝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