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節(jié)前筵口號
天扶寶運世興王,慶陋猗蘭入畫堂。
千載后觀周禮樂,萬邦搖奉舜衣裳。
北門驕子常輸賮,南極老人方效祥。
試向紅云瞻魏闕,侍臣應上萬年觴。
天扶寶運世興王,慶陋猗蘭入畫堂。
千載后觀周禮樂,萬邦搖奉舜衣裳。
北門驕子常輸賮,南極老人方效祥。
試向紅云瞻魏闕,侍臣應上萬年觴。
上天扶持著國運,世間有賢明君主興起。慶典之盛遠非當年的猗蘭之慶可比,這熱鬧場景進入了華美的殿堂。千年之后再看如今,就如同周禮樂一般令人贊嘆。天下萬邦都恭敬地尊奉著君主。北方的驕悍之敵常常送來財物表示臣服,南極老人星正顯現祥瑞之兆。試著朝著那如紅云般的皇宮方向瞻望,侍從之臣應當舉杯獻上祝頌長壽的美酒。
天扶寶運:上天扶持國家的氣運。
興王:賢明君主興起。
慶陋猗蘭:猗蘭之慶指婦人懷孕生貴子,這里說當前慶典比猗蘭之慶更盛大。
周禮樂:周朝的禮樂制度,代表著盛世的典章制度。
萬邦:天下各國。
舜衣裳:舜是古代賢君,這里代指君主的統(tǒng)治。
北門驕子:指北方的少數民族勢力。
輸賮(jìn):送來財物。
南極老人:星名,古人認為它出現是祥瑞之兆。
魏闕:指皇宮。
萬年觴:祝頌長壽的酒。
此詩創(chuàng)作于天寧節(jié)前的筵席場合。天寧節(jié)一般是皇帝或太后的生辰節(jié)日,在這樣的節(jié)日舉辦筵席是為了慶祝。當時國家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君主統(tǒng)治下社會秩序良好,外部也有一定的和平局面,詩人在筵席上創(chuàng)作此詩,以表達對君主的贊美和對國家的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君主統(tǒng)治和國家繁榮,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宮廷的文化氛圍和人們對國家太平的期望,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對于研究當時的社會文化和宮廷生活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水深深,山重重,前溪后嶺萬蒼松。我來秋雨霽,夜宿深山中。霜寒千里龍蛇怒,巖谷蕭條嘯貔虎。波濤漾漾生秋寒,碧落無云自飛雨。瓏瓏兀兀驚俗聾,馀韻飄蕭散碧空。悠然策杖出門去,方知萬壑生清風。清歡一夕無今古,句引幽人風雅句。那堪更被山頭月,團圓掛在青松樹。
憐君失意向天涯,雨歇虹亭日已斜。對酒不須嗟往事,渡江知是客誰家。孤城猶系揚州郡,四海空傳后主花。莫過雷塘吊陳跡,只今殘柳尚啼鴉。
西風無計憐羅袖。薄翠空庭又。回響上梧桐,生怕吹涼,早已涼吹透。天畔冥鴻江畔柳。籬畔黃花瘦。莫道不關情,月白霜濃,此際心相照。
甑有塵埃釜有蛛,匡圍未解意何如。西山紫蕨和云采,南谷黃精帶雨鋤。門外更無千斛米,腹中空有五車書。吳江見說深如海,何惜馀波活鮒魚。
歲歲年年但寄書,艸萍消息竟何如。巨卿未解山陽夢,垂老那堪策素車。
昔事先皇叨近侍,北門西掖清華地。太宗多材復多藝,萬機馀暇翻棋勢。對面千里為第一,獨飛天蛾為第二。第三海底取明珠,三陣堂堂皆御制。中使宣來示近臣,天機秘密通鬼神。乃知棋法同軍法,既誡貪心又嫌怯。唯宜靜勝守封疆,不樂窮兵用戈甲。先皇三勢有深旨,豈獨一枰而已矣。當時受賜感君恩,藏于篋笥傳子孫。至道年中出滁上,失腳青云空悵望。移典維揚日望還,軒轅鼎成飛上天。龍髯忽斷攀不得,舊朝衣上淚潺湲。吾皇曲念先朝物,徵歸再掌西垣筆。悲涼忽見紅藥開,哭臨空隨梓宮出。去年領郡得齊安,山州僻陋在江干。黃民誰識舊學士,白頭猶作老郎官。昨日江邊天使到,隨例沾恩著衣襖。皇華本是江南客,久侍先皇對棋弈。筵中偶說當年事,三勢分明皆記得。我從失職別上臺,御書深鎖不將來。遙想棋圖在私室,天香散盡空塵埃。今日因君聊話及,翻作停杯向隅泣。人生不易逢圣朝,君恩未報雙鬢凋。金鑾殿花春灼灼,永熙陵樹夜蕭蕭。空嘆拖腸在泥土,不如舐鼎升煙霄。多病相如猶未死,追思往事欲魂銷。星使今辰回馬首,強對離筵滿傾酒。悲歌一曲從事書,唱與朝中舊知友。
宛轉銀屏怯向人,蘭釭斜背拭羅巾。妾身不恨生來晚,只小檀郎四十春。
交久情自篤,道同誼彌深。豈曰足可取,偶契賢哲心。樗樸產深谷,莫為斤斧尋。誤蒙匠石睨,價比南州金。鈞天絕遺響,竽籟競哇淫。孰識爨下質,乃是稀世音。物理固則然,天命良足諶。握手岐路側,慨然發(fā)長唫。
系泊歌詩老歲年,坐看滄海變桑田。曾從藝苑尋蘭蕙,偶過荒村聽杜鵑。幽抱仍鐘吟皓月,閑心無意賦秋蓮。常生終竟歸常化,木壞山頹付自然。
一夕青霜木葉殘,地爐無火客衣單。敢思瀲滟葡萄釀,孰厭闌干苜蓿盤。交到忘形貧亦好,拙知學步老尤難。涓埃未報君恩重,不欲歸田學掛冠。
匆匆和夢別星樓,擾擾隨緣住信州。尚笑長江少方便,只教溪水暫西流。
玉臺萬仞先生住,出語直教天上驚。還有遺音滿天下,兒童個個解稱名。
靈巖一片云,曾為作雨起。風吹還故山,松筠澹相倚。秋高霜露寒,酒熱鱸魚美。少寬憂世懷,微醉有妙理。
舊識談天叟,挑囊又賦歸。性諧麋鹿友,身老薜蘿衣。高步云同舉,潛形鶴自飛。清醪香潑甕,黃絹織成機。生事有繩準,清言無是非。勿矜弦上操,若聽古人稀。
思歸時節(jié),乍寒天氣,總是離人愁緒。夜來無奈被西風,更吹作、一簾秋雨。征衫拂淚,闌干倚醉,羞對黃花無語。寄書除是雁來時,又只恐、書成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