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卷中韓子蒼梅花三首 其三
國香傾國色,天質殆天憐。
含笑冰崖側,無言石瀨濺。
湘娥愁暮倚,孫令馥終筵。
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
國香傾國色,天質殆天憐。
含笑冰崖側,無言石瀨濺。
湘娥愁暮倚,孫令馥終筵。
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
梅花有傾國的姿色與國香,它的天生資質大概是老天憐惜賦予。它在冰崖旁含笑綻放,在飛濺著水沫的石灘邊默默無言。像湘水女神在暮色中哀愁倚靠,又似孫令公的香氣彌漫整個筵席。夜晚燃著許多松明,梅花的姿容顯得更加美麗。
國香:指蘭花,這里借指梅花的香氣。傾國色:形容梅花極其美麗。
殆:大概。天憐:上天憐惜。
石瀨:石上急流。濺:水飛濺。
湘娥:湘水女神,傳說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投湘水而死,化為湘水之神。
孫令:指晉代的孫綽,他曾任章安令,以文章聞名,這里用其香氣來形容梅花。
卜夜:指夜飲。松炬:松明,可作照明用。
玉容:指梅花的姿容。妍:美麗。
韓子蒼即韓駒,他有關于梅花的詩作,此詩是作者和韓駒梅花詩三首中的第三首。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作者在賞梅時有感而發,可能當時處于一種相對寧靜且能專注賞景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美麗與高潔。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多種表現手法塑造梅花形象。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梅花的獨特感悟和創作才華。
刁騷淅颯驟添涼,催得朝西綠橘黃。萍藻約開渾有力,芙蓉吹綻竟無香。未飄吳苑楓千樹,先隕隋堤柳數行。送得漁舟湖面去,釣絲撩亂飏波光。
簌簌復翛翛,寒齋坐寂寥。瓦鳴知雜霰,林重想封條。白向虛中見,聲從靜處消。窗雞驚曙早,廄馬覺寒驕。送酒當檐舞,隨風入戶飄。埽門思往見,猶恐碎瓊瑤。
短翎長喙喜喧卑,曳練雙翔亦自奇。賴有黃鸝斗嬛好,獨依蘚石立多時。綠陰青子已愁人,忍見中庭燕麥新。怊悵劉郎今白首,時來看卷覓馀春。
兩樹夾招提,三春引影低。葉中微有字,階下已成蹊。含氣同修短,分條德且齊。不容凡鳥坐,應欲俟鸞棲。
無邊落木送秋來,宋玉愁多賦更哀。淮甸烽煙連白下,楚江云影暗陽臺。漢王未惜三齋印,龐統原非百里才。俛仰去天才咫尺,幾回清夢到三臺。
婚嫁何年是了期,翛然乘興任吾之。前旌且莫驚朱鳥,后乘還聞載紫芝。孤巘芙蓉搖瀑布,晴天霹靂起雷池。翻嫌樵客穿云去,只恐摧殘月里枝。
意行隨所之,薄暮偶臨眺。依依道旁柳,青青河畔草。萬物知及時,因得暫美好。江面澹微波,山林同映照。烏云偕暝色,忽復判昏曉。遠見臥波橋,華燈正輝耀。微風吹燈影,粼粼漾未了。閣閣起蛙鳴,彌覺夜靜悄。小立入蒼茫,已失低飛鳥。
靈巖山正當胥口,落日西南望太湖。雙島如螺浮欲吐,片帆和鳥去俱無。閒論往事何能說,不見高人試一呼。慎勿近前波浪恐,大都奇絕在模糊。
一落顛崖不自由,春風相對說牢愁。稚驢黑月光中吼,饑鼠青燈影下游。豈料乾坤成墮甑,始知身世是虛舟。遙憐海上今塵土,前代風流不肯休。東風吹草日高眠,試把平生細問天。燕子愁迷江右月,杜鵑聲破洛陽煙。何從林下尋元亮,只向塵中作魯連。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斂便神仙。
東園春正好,游樂預相招。詩酒如無伴,鶯花也寂寥。
蚳蟻微螨自惜身,龍孫何躍瘞囂塵。宏場疆域成枵腹,不日堪吞第十人。血汗賒錢換食衣,萬人蹇命一人肥。汶汶未了余生事,此去黃泉喚不歸。
黃蘆寶積寺,創自鏡禪師。佛殿已百歲,僧房今六支。洞庭山入牖,笠澤水通池。他日吾將到,來題壁上詩。
飛花疊疊簇芙蓉,玉蕊冰條幾萬重。畢竟舞臺誰得似,海天風急戰群龍。
齊已才名自不群,遠公禪學更無倫。曾同寺里看明月,忍向山中哭白云。法相本空心自悟,去來無礙道長存。誰知一滴曹溪水,洗盡人間萬劫塵。
世變無窮客恨長,欄干遍倚怕斜陽。滿籬黃菊無心看,付與游蜂自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