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與丹霞諸子登海螺峰絕頂,同賦用咸韻
共攜短策與長镵,采得茱萸手自緘。山路細通多寶塔,秋風先到七斤衫。蟬聲斷續吟紅葉,鶴語差池下碧杉。歲歲重陽得如此,終身不擬別螺巖。
共攜短策與長镵,采得茱萸手自緘。山路細通多寶塔,秋風先到七斤衫。蟬聲斷續吟紅葉,鶴語差池下碧杉。歲歲重陽得如此,終身不擬別螺巖。
寧須較短復論長,
拖白施朱亦兩忘。
有羨廣平能草賦,
病來無緒不成章。
徙倚雕欄坐夜遲,
花間明月瘦寒枝。
合歡縱得回新寵,
零落須教異舊時。
七十二君輦道荒,云亭蹤跡俱微茫。祖龍之碑既無字,金函玉檢疑荒唐。
開元天子履全盛,意氣直欲無軒皇。東封自古稱大典,遂令下詔開明堂。
勒銘大抵示符瑞,揮灑御墨輝天章。高文或出燕許手,長篇大幅何煌煌。
當時海宇本殷富,發揚蹈厲窮鋪張。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強。
芝英鶴頭體制別,筆勢仿佛酸棗兼中郎。焦山鶴銘鼎銘何足數,庶與朱陵洞天岣嶁銘相方。
惜哉天寶末,諸楊亂其綱。風塵澒洞一朝起,鼙鼓動地來漁陽。
珠沈玉碎銅狄毀,惟有此碑終古垂琳瑯。毋乃鬼神自有木甲護,不然安得風饕雨虐依舊光芒長。
流傳完本世間少,頗思拓之以硬黃。他時攜歸向吳會,什襲珍作蕭齋藏。
奈何梯青躡翠必鉅費,而我羞澀垂空囊。聳肩仰面百遍讀,口角流沫神揚揚。
信知岱宗大觀此第一,秦松漢柏皆枯僵。
燈光月色爛盈門,舊德群公喜接援。帝里九衢當此夕,人間三節屬初元。才高白雪閒題句,漏促銅壺細倒尊。清賞叨逢欣盛世,瑞星遙見映薇垣。
疏慵曾托李膺門,此日欣承上宰援。共仰銓衡歌襲美,敢因鼎鉉祝調元。魏公垂晚功尤著,司馬重來道益尊。三十年前修史手,載將彤筆赴臺垣。
軺車乍息入都門,誼辱銓卿特見援。已叨文飲陪諸老,況直佳辰屆上元。明月照簾翻舞袖,清歌按節緩芳尊。卻思當日咨詢處,愁劇逢人說塞垣。
湖光分別浦,嶺路過前村。
泉石相縈帶,云煙互吐吞。
耕犁無易業,鄰曲有通婚。
試覓誅茆地,吾將遺子孫。
一番雨過釀輕寒,
七月南塘水半竿。
最是重來好風景,
秋光如染隔林看。
密意珊瑚帶,深情翡翠卮。
人前隱笑動蛾眉,嬌多語故遲。
為有愁中態,都成夢里思。
當初錯處也相宜,何況總宜時。
春溪水滿。月向桃花香處暖。
幾葉芭蕉。綠影斜侵嫩草苗。
碧煙日罩。遙聽江城歌管鬧。
小步閒吟。一徑苔陰萬里心。
珠槃朝捧夕傳烽,全棄江東一霎中。
歇浦暗憐門客盡,臺城旋喜餓人空。
不成博局馀鉤注,休詡降幡換火攻。
開寶以還又營洛,焉知四戰古今同。
君莫愁,君莫愁,不龜澼絖能封侯。
君莫愁,君莫愁,腰六相印一敝裘。
看渠涎顙與躄足,千金信矣壺中流。
荻花江月正佳耳,青衫浪泣琵琶舟。
短衣楚制乃翁喜,未必挽弓右丁字。
貂蟬本是侍臣冠,有時出自兜鍪里。
雖然萬戶將軍臂,夜逢醉尉頭搶地。
賣薪愚婦輕買臣,不信讀書有奇事。
世間眾萬無定容,桃笙木棋唯所逢。
秋來桂菊黃金叢,千機錦繡開芙蓉。
西風也解作富貴,豈必桃李專春風。
得時失據自甘苦,姑置是事天夢夢。
君莫愁,君莫愁,雙手試捫舌在不。
勸君勤買西湖船,打篷疏雨旗亭酒。
惜君有高才,舒卷莫非道。
趨時忽倦游,謝事不待老。
私謀惟恐晚,公論嘆其早。
平生恬淡懷,憂恨未嘗抱。
白日由此閑,紅塵灑然少。
鼓棹勿遲遲,湘川秋色好。
孤鶴海上來,其鳴聞九皋。丹山佐威鳳,逸翮何翛翛。規翔而矩步,獨立長松梢。
豈期眾鳥群,側目多呶呶。警露羨清唳,凌風妒霜毛。既怨惠養重,兼恐恩寵牢。
魚梁有鸕鶿,厥性最貪饕。生憎鶴皎潔,讒謗聲騰囂。鴟鸮搏腐鼠,大嚼自謂豪。一朝防鶴奪,腹劍從傍操。
亦有鴉雀輩,日爭枝上巢。妄擬鶴為敵,不憧引類撓。禿鸧復覬覦,垂涎乘軒朝。百計求逐鶴,私盟鴆媒要。
鑠金積毀入,坐使黑白淆。身落藩籠中,失意逢漂搖。
非無秋天鶻,急難昔咆哮。視此忍不救,雌伏甘蒙嘲。
吾欲命杜宇,為鶴陳賢勞。苦辭行不得,羅網張方高。
吾欲命杜宇,為鶴訴郁陶。但勸不如歸,息影竄林坳。
可憐孤鶴孤,百事憑煎熬。長頸不得伸,憂思徒慆慆。鳳穴萬里遠,舉吭將誰號。
山翁何處是便宜,
正是西郊散腳時。
天地春風和氣里,
綠楊堤上瘦筇枝。
的皪輕臨宋玉墻,
世間顏色盡凡妝。
病夫欲作天花觀,
無奈時時得暗香。
暮火投山郭,朝寒過驛橋。
江云一色秣陵潮。抹斷蔣山腰。
秋色低鴻雁,清霜急皂雕。
汀蘆沙葦冷蕭蕭。風雨入南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