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奉新抵蘆潭舟中口號 其七
西去烽煙漸報平,袁州河下凱旋兵。山民縮朒寧煩問,昨日新吳亦閉城。
西去烽煙漸報平,袁州河下凱旋兵。山民縮朒寧煩問,昨日新吳亦閉城。
船中聞雁洞庭夜,
床下有蛩長信秋。
團湖坪,三寸鏑。建陽市,一片石。更無鴝鵒好紋留,應作蟾蜍清淚滴。
自從歷劫厓山麓,坑云五色無人斸。荊棘難尋秘閣頑,泥涂何況橋亭卜。
不怨魏行省,但笑留承旨。無勞程集賢,猶有趙處士。
始知神物難久埋,南溪七十三間開。得之地下竄狐兔,捧出座上生云雷。
銅爵香姜不足數,玉帶水云乃其伍。肯草蠲除詔,留伴趙孟頫。
愿寫生祭文,移贈王炎午。石飛海立五百年,硯兮硯兮爾良苦。
憶當流落朝天橋,早識三日無江潮。祇為趙氏一塊肉,未入楊家七客寮。
好事留傳閱兵燹,黑者隃麋碧者蘚。鼠肝蟲臂已不惜,龍眼犀紋那可辨。
重其人者物可悲,一書卻聘生光輝。警鶴徙倚詹尹市,饑鳳太息曹娥碑。
嗚呼寶祐初開蕊珠榜,放膽文章慨以慷。三十功名石不言,凄涼資國蜘蛛網。
仙家例種玉為田,
歲歲璚枝貢九天。
不道近來雞犬惡,
靈苗踏盡草芊芊。
七鯤門戶本深嚴,況復將軍坐藺廉。
狐鼠屏聲斂牙爪,鱷鯤延首受刀鐮。
當地歧處兵嫌薄,晝漸長時饟孰添。
無補杞憂勤默祝,欃槍莫射赤嵌尖。
落魄長官江海客,少豪萬里尋春。而今憔悴向溪濱。斷無觴詠興,惟有簿書塵。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閑妝點芳辰。他年絳雪映紅云。丁寧風與月,記取種花人。
稅得東家一畝宮,向來喧市馬牛風。
誓將尤悔加深省,肯為饑寒嘆屢空。
十里溪山愁眼外,數家梧竹畫屏中。
惠然更感無雙子,時有高談發蔽蒙。
對松山絕奇,石立森云關。
萬狀不能名,青錦皆古顏。
松石渾欲化,恍在碧落間。
滿耳發笙簧,疑有九龍還。
我非求仙人,自喜征塵刪。
叩關探玉策,轉愧心不閑。
一一蒼官可帶圍,
泰陵終古占斜暉。
牧場飽龁中原馬,
萬里?枯百草腓。
謫官誰更恨蹉跎,回視浮云亦幾何。
雖向士林為覆轍,卻于言路得馀波。
當年志氣消磨少,晚歲光陰賦詠多。
每閱塵編無愧赧,此生應不負丘軻。
成龍者升天,成蛇者攛草。
將謂隨一切性任其所適,誰知憤憤悱悱卻成煩惱。
集云峰高日杲杲。
天問殊難答,臣心久郁陶。遙憐賈生策,不分屈平騷。江海沉名易,湖山歌舞勞。向來憂國意,馀愿老蓬蒿。
從此遂搖落,于今真遠游。浮云低被渚,孤月過南洲。文藻秋蘭氣,客心滄海流。涼風起天末,凄斷殿西頭。
五月南風發,江濤送遠人。時窮仍適意,隱亂若棲真。太息吾安放,凄其天所親。最憐雙闕月,流涕念霜晨。
歷歷明星下,其如北斗孤。殘鐘沉百杵,過客問三閭。寥落得秋意,棲遲耽道書。百年從此遠,相憶到今無。
誓墓今頭白,還山閔世紛。徘徊終自信,哀怨有深文。悵望期前哲,憂危感至尊。行行重回首,漂泊奉明恩。
舊夢承恩詔,遙年黨禁文。回風傷往日,之子念夫君。故苑蘼蕪意,荒陂鳧雁群。何時陪杖履,拭涕極南云。
人說笙簫偏好。卻把金徽藏了。為有知音今夜聽,拚剪麻姑仙爪。三尺落霞雙袖繞。流水溶溶曉。
簾外黃鶯休攪。架上綠鸚應悄。贏得檀郎渾不語,但見篆煙微裊。撫罷倩郎更別調。彈個求凰操。
海上扶輿淑氣融,
筆峰晴削倚層空。
彩煙時拂彤云里,
黼黻裁成總化工。
驕兵如驕子,雖養不可用。
古之名將善用兵,甘苦皆與士卒共。
假令識甘不識苦,將恩雖厚兵意縱;
兵心屢縱不復收,肺腸蛇蝎貌貔貅。
嚼我膏血堪醉飽,焉用舍死敵是求。
早春數遍庭梅,雪中開。
果是深深院宇,印莓苔。
無個事,牽愁思,盡悠哉。
百舌驚人不管,枕邊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