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明堂后池雜景二首 其二
一竇春泉貫曉溪,水光涵物見纖微。
波鳧泛泛騷人卜,風蝶翩翩佛助飛。
雨足舊蘭穿畹出,餌香鮮鮪壓鉤肥。
昔聞緩帶猶堪羨,退食何妨野客衣。
一竇春泉貫曉溪,水光涵物見纖微。
波鳧泛泛騷人卜,風蝶翩翩佛助飛。
雨足舊蘭穿畹出,餌香鮮鮪壓鉤肥。
昔聞緩帶猶堪羨,退食何妨野客衣。
一道春天的泉水貫穿清晨的小溪,水面波光中能看清微小的事物。水上野鴨浮游,供詩人占卜;風中蝴蝶翩翩,仿佛有佛助力飛翔。雨水充足,舊有的蘭花從田埂間穿出;魚餌鮮香,肥美的鮪魚把魚鉤都壓彎了。過去聽聞從容悠閑的生活就令人羨慕,退朝休息時不妨穿上山野之人的衣服。
竇:孔穴,這里指泉眼。
涵物:包容萬物。
纖微:微小的事物。
波鳧:水上的野鴨。
騷人:詩人。
卜:占卜,這里可理解為引發詩人的聯想。
畹:古代三十畝為一畹,這里泛指田埂。
鮪:一種魚。
緩帶:寬束衣帶,形容從容悠閑。
退食:退朝休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看到高明堂后池的美景后,結合自身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在官場或生活中可能有對悠閑自在生活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借描繪池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若把東閩比西洛,可將陳紫敵姚黃。
黯然南浦銷魂別,畫屏夢見關山月。背鏡不須啼,隔簾鸚鵡窺。漏聲花下露,淚盡天明去。心字麝成塵,爐薰斷續聞。馬蹄不見車塵路,雙鴛徑滑蒼苔雨。羅幕故低垂,班騅聞遠嘶。夜涼偷卜鏡。小語防人聽。無月照流黃,風開虛幔涼。層樓風雨憑欄望,斷虹西角堪惆悵。傳語怨青禽,天長海水深。隔河星幾點,花露盤中見。銀燭自心知,照蠶休絡絲。羅襟密掩丁香結,春寒病轉回潮熱。單夢悔愁癡,靈犀不自持。霜娥同耐冷,驚照嬋娟影。細膽怯天明,五更扶枕聽。玲瓏窗檻方紗白,明燈醒對心如月。閑坐憶來時,畫眉妝起遲。蟲聲驚入幕,翠袖天寒薄。破鏡誤刀環,蘼蕪山上山。口生石闕如何語,生前只有傷春苦。莫唱華山畿,秦王未卷衣。燕梁塵自落,密語惺惺覺,殘月夢醒時,亂蟬如馬嘶。
翩翮詞賦擅風流,早歲朝天已拜侯。自請長纓來北闕,獨提精騎赴南州。旗常事業千秋定,閩越烽煙一戰收。三十登壇君更少,路人爭識舊弓裘。海接遙天萬里清,十年旌旆是長城。東南地遍甘棠樹,父子名高細柳營。馬上龍騰論劍罷,酒間談笑報詩成。草茅愿見非今日,邂逅良宵倍稱情。
城西地迥。門掩蓬蒿靜。燕子歸來巢乍定。猶憶舊時門徑。古碑金薤盈箱。亂書束筍堆床。試問幾朵家具,兩三薄笨車裝。
景淡花初落,寒生海上潮。門前歸北路,微雨柳垂條。靜院鶯啼竹,幽闌蝶在花。登臨轉惆悵,斜日兩三家。
獨憐德耀配梁鴻,聞道閨門更肅雍。教子詩書成偉器,蔫蘋宗廟想遺容。班衣謾漬當時淚,手線猶存舊日縫。鳳誥重頒天寵在,龍光偏照隴山松。
君恪慕晦者,晦名在煙霞。知是素心人,宜住洞西家。
涓涓自空來,霏霏復不見。安得自尤物,使我耳目亂。
青源柳葉短,東昌桃花開。暝色春云淡,悠悠鳴雁哀。浮名知是幻,薄宦愧非才。萬里滄溟水,蓬壺安在哉。
兩色閒堂靜,橫經坐晝深。笙歌非絳帳,弦誦有青衿。竹勁捎檐碧,松寒覆院陰。萬人憂旱日,洗耳聽秋霖。
婆婆繅絲,繅得五采光陸離。織成山龍與藻火,獻諸紫禁供朝衣。祀汾封岱總宜服,不須山繭貢萊夷。
分符今作令,且喜近鄉園。驛路通湘口,家山對郭門。觀風憐土壤,問俗諳方言。形勝荊吳會,魚鹽海市喧。祁峰雄楚澤,漢派接淮源。露冕新游壯,探奇舊夢存。蟾云頻拄笏,愛日且娛萱。漸鼓南薰奏,還驅北闕轅。香橋細雨過,青澗雜花繁。浯水漫郎宅,瀟江帝子村。公馀知有暇,佳勝可誰論。
未許蜂知,難交雀啅,芳叢猶是寒叢。東方解凍,春仗做春工。何事仙葩未放,寒苞秘、冰麝香濃。應須是、驚聞羯鼓,誰敢噴髯龍。梅花,君自看,丁香已白,桃臉將紅。結歲寒三友,久遲筠松。要看含章檐下,閑妝靚、春睡朦朧。知音是,凍云影底,鐵面葛仙翁。
浮搓難渡,盼迢迢一水,依然天末。一自秋來風浪穩,不信銀河空闊。調黛星前,持簫月底,曾把相思說。夜闌清露,莫教吹上纖葛。容易人去瑤臺,幽歡辜負,依舊腸千結。雨隔云疏頻悵望,應是深盟虛設。紅藕香殘,黃花寒到,節候驚離別。寄聲烏鵲橋成,休遣輕拆。
春風浩浩,春雨綿綿。花凝曉露,柳帶寒煙。造化無作而作,萬法不然而然。達磨九年空面壁,善財走得腳皮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