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總閣學士守秦亭二首 其一
幾日章街認錦韉,平明頒節撫秦汧。
嚴廬侍從宣勞久,郄府詩書得帥賢。
彀騎千蹄嘶隴月,城笳三疊破羌煙。
賓簪自古從軍樂,別夢空隨使幕蓮。
幾日章街認錦韉,平明頒節撫秦汧。
嚴廬侍從宣勞久,郄府詩書得帥賢。
彀騎千蹄嘶隴月,城笳三疊破羌煙。
賓簪自古從軍樂,別夢空隨使幕蓮。
多日來在章街辨認那裝飾華麗的馬鞍,天剛亮就頒布符節去安撫秦汧之地。在嚴廬擔任侍從宣揚勞績已久,郄府中詩書傳家出了如此賢能的統帥。披甲的戰馬千蹄嘶鳴,映著隴地的月色,城上的胡笳吹奏三疊,沖破羌地的烽煙。賓客們自古就以從軍為樂事,我別后只能在夢中空自追隨那使幕中的蓮花。
章街:街道名。錦韉:錦制的馬鞍墊子。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頒節:頒布符節,古代使臣出行持節作為憑證。秦汧:指秦地的汧水流域。
嚴廬:可能指宮廷中侍從值宿之處。宣勞:宣揚勞績。
郄府:郄,春秋晉大夫郄缺,此處借指詩書傳家的官宦門第。
彀騎:披甲的騎兵。隴月:隴地的月亮。
城笳:城上的胡笳。三疊:胡笳曲有三疊。羌煙:指羌地的烽煙,代指戰事。
賓簪:賓客,指幕府中的幕僚。
使幕蓮:指節度使幕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邊疆有一定軍事活動的時期,友人被任命前往秦汧之地任職,詩人為其送別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去邊塞任職,突出了友人的賢能和此次赴任的重要性。詩中對邊塞風光的描寫展現出雄渾的氣勢,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和特點。
何事彌留喚白顛,修文促駕果其然。人間倘有金靈馬,便欲追公到九泉。
梅邊負手嘆春遙,一笛橫空夢未消。念遠情融初釀酒,傷時淚濺最高條。那堪塵海經千劫,空對棋枰認六朝。節物而今都已換,同云莫漫鎖晴霄。
雨映涼天晚更新,笛聲隱約在東鄰。眼中多少飄零客,誰是梁園曲里人。笛里新翻曲譜新,馀聲掩抑散遙鄰。聽來我最思鄉切,不獨山陽作賦人。
十椽草屋破生塵,戶外時聞索債人。有妾抱子俱稚齒,阿兄賴嫂絕微顰。千里緘衣不墮淚,九秋披葛已忘身。珍重針縷莫輕視,病妻憑我且懸鶉。
九歌垂就涕先零,恨殺青衫到底青。昨夜微茫牛斗分,不知飛上作何星。
擊豪臥虎事非難,一柱中流頗自安。冰炭圣賢猶未免,燕鴻時序不相干。落花飛絮無春夢,脩竹長松有歲寒。月旦悄然明府去,敢因俗議動悲歡。
遙望石耳山嶙峋,咆哮虎豹林澗深。山屏倚翠障殘日,石劍攢鋒鎪太陰。豈有漁人可問訊,苦憐木客長哀吟。似聞更欲住絕頂,他日瘦筇何處尋。
彭城兄弟皆官樣,富貴之家。酷好榮華。未解回心悟落花。路途差。吾親若肯搜玄理,別有生涯。爐煉丹砂。大藥燒成迸彩霞。泛仙槎。
狂風奔屋似輣車,旅枕清寒一倍加。半夜雨聲收拾盡,曉來飛雪不成花。
井梧葉墮涼飆發,聽盡秋鶯待明月。畫闌夜悄珠露垂,銀漢飛湍濺城闕。新螢乍起促織鳴,誰家砧杵才數聲。夜涼始覺素幃爽,不應夢逐相思生。相思復相思,美人來幾時。百草尚欲望秋實,何處蓮花無藕絲。
■魚潮退馀溪鹵,牡礪墻高結海沙。紅豆桂花供釀酒,檳榔蔞葉當呼茶。繞門龍眼樹森然,香蠟時來海外船。木屧蒲葵已成俗,紅蕉丹荔不論錢。
世態頻頻換,君心炯炯明。能言少時事,滿座便風生。
平生最愛文湖州,揮毫落紙涵清秋。胸中自有渭川在,高臥直輕千戶侯。太常亦曾乘五馬,風致不在湖州下。剪得吳淞水半江,頓覺姑蘇紙增價。瘦節矯矯虬龍形,細葉蕭蕭鸞鳳翎。清潭下照不見影,爽籟一披如有聲。我朝名筆忽到此,眼中瀟湘無乃是。冰縑欲贈誰可當,總說劉侯德相似。劉侯治蘇經五寒,挺然可比青瑯玕。雅操不為雪霜變,虛心肯受塵埃干。漢室行將召循吏,幾見春花逐時媚。惟有清風似故人,頭白相看不相棄。
爾家門巷自清幽,新辟軒窗許客留。北望居庸天咫尺,白云紅樹倚高秋。
草玄空說心淡,美新何事面諛。旁人嘲笑憑君解,難解盲大夫。奸雄多愛文士,權門易玷名儒。一朝托足成千古,眼孔怕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