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
旭日東南霽,霜天病骨寒。
心同陽藿展,志鄙夏畦難。
東洛貂裘壞,西華葛被單。
嵇慵聊自樂,愛景始三竿。
旭日東南霽,霜天病骨寒。
心同陽藿展,志鄙夏畦難。
東洛貂裘壞,西華葛被單。
嵇慵聊自樂,愛景始三竿。
東南方旭日初晴,霜寒的天氣里我病體骨頭都覺寒冷。我的心如同向陽的豆葉舒展,志向鄙視那些像夏天在菜畦勞作之人般的庸碌。在洛陽時貂裘已破舊,在華山時葛布被子單薄。我像嵇康一樣慵懶卻自得其樂,喜愛這日上三竿的陽光。
負暄:曬太陽。
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陽藿:即陽藿葉,喜陽。
夏畦:夏天在菜畦勞作的人,比喻庸碌的人。
東洛:指洛陽。
西華:指華山。
嵇慵:像嵇康一樣慵懶。嵇康是魏晉時期名士,生性疏懶。
景:日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生活較為清苦、身體欠佳的時期,但仍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世俗的追求和壓力,而詩人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困境中堅守自我、樂觀豁達的情懷。其特點是通過環(huán)境描寫和自身心境的刻畫展現(xiàn)情感,用典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精神風貌和創(chuàng)作風格。
天下奈何無可問,世皆如此有誰聽。 為儂指點春知處,惟有垂揚眼獨青。
在象數(shù)前鐘鼻眼,出囂塵外鑄形模。 傳香到手親曾見,全勝人看博古圖。
七步成詩語近諧,壇荒李杜奇乏才。 僧敲未敢一言定,鳥過曾安幾字來。
滾滾銀濤,瀉不盡、心頭熱血。想當年、山頭擂鼓,是何事業(yè)。肘后難懸蘇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筆。數(shù)古來、巾幗幾英雄,愁難說。 望北固,秋煙碧。指浮玉,秋陽赤。把蓬窗倚遍,唾壺擊缺。游子征衫攙淚雨,高堂短鬢飛霜雪。問蒼蒼、生我欲何為,空磨折。
梧桐冷墜秦宮井,沆瀣光浮漢苑槃。 倚杵遠天垂六幕,照梁初日上三竿。
白蛇宵斷,逐鹿人、交趁罾魚群起。赤幟雄張軍縞素,龍種天生大器。堪鄙猴冠,自為狼藉,楚帳多塵壘。膽寒垓下,一鞭東竄休矣。 亭長空艤扁舟,范增群輩,盡涂脂流髓。望斷秦關無限恨,羞面江東山水。購首千金,若為名利,黯黯斜陽里。石爐灰冷,美人魂落煙翠。
年去年來來去早。怪底不來,庭院春光老。知過誰家翻別調。家家望斷飛蹤窅。 千里瀟湘煙渺渺。不記雕梁,舊日恩多少。匝近清明檐外叫。故巢猶在朱檐曉。
檢點春光,陰雨過、三分之一。從頭數(shù)、元宵燈夕,都無晴日。不礙郊原肥草綠,但漫丘壑沈云黑。那東君、忒煞沒網(wǎng)維,春無力。 燕忙甚,泥渾濕。蜂愁甚,脾無密。更兩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紅殷桃吾不較,豈堪浸爛東疇麥。望前村、白鷺襯霞紅,探晴色。
檢點春光,陰雨過、三分之一。從頭數(shù)、元宵燈夕,都無晴日。不礙郊原肥草綠,但漫丘壑沈云黑。那東君、忒煞沒綱維,春無力。燕忙甚,泥渾濕。蜂愁甚,脾無蜜。更兩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紅殷桃吾不較,豈堪浸爛東疇麥。望前村、白鷺襯霞紅,探晴色。
鶴步瑤階凈,螢飛星漢斜。 玉人褰素幕,和月折梨花。
人自傷心春自回,倚闌愁睹燕歸來。 玉簫吹斷秦樓曲,嬴得紅顏鏡里灰。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 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 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 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 風光肅入戶,月華為誰來? 結眉向蛛網(wǎng),瀝思視青苔。 鬢局將成葆,帶減不須摧。 我心若涵煙,葐蒀滿中懷。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帖 一作:貼)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