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春鏡
寶鏡凌曙開,含虛凈如水。
獨懸秦臺上,萬象清光里。
豈慮高鑒偏,但防流塵委。
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
寶鏡凌曙開,含虛凈如水。
獨懸秦臺上,萬象清光里。
豈慮高鑒偏,但防流塵委。
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
寶鏡在清晨的曙光中開啟,鏡中空明潔凈如清水。它獨自懸掛在秦臺上,世間萬物都映照在它的清光里。哪里會擔心這高明的鏡子有偏差,只防備被飛揚的塵土玷污。不知道那美麗的容顏,在這鏡中的映照如今是什么模樣。
凌曙:清晨。
含虛:指鏡子里面空明。
秦臺:傳說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簫,穆公為其筑鳳臺,后以秦臺泛指樓臺。這里可理解為鏡子懸掛之處。
高鑒:高明的鑒別能力,這里指鏡子。
流塵委:被飛揚的塵土玷污。委,堆積、玷污。
娉婷色:美麗的容顏。
此詩是詩人呈給禮部李侍郎的作品之一。在唐代,文人常通過向達官貴人呈獻詩作來尋求賞識和舉薦。詩人可能是借此詩表達自己的才德和志向,希望得到李侍郎的認可。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寶鏡自喻,展現自己的高潔品質和不隨波逐流的志向。其特點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唐代文人以詩言志、尋求機遇的創作風尚。
大庾經行謾記春,眼看花柳幾番新。不辭白發猶為客,只恐青山也嘆人。去馬來牛南北路,風餐路宿利名身。霎時便是西江境,橫浦橋頭又問津。
明鏡蓋紅蕖,軒戶臨煙渚。窣窣珠簾淡淡風,香里開尊俎。莫把碧筒彎,恐帶荷心苦。喚我溪邊太乙舟,瀲滟盛芳醑。
玉臂符初換,銀紗色更新。新妝罷,一含顰。碧羅團扇底,見紅鱗。
南人誰不頌芃苗,百里行春路未遙。雁翅城開云尚漬,虎頭山出雨初消。元戎小隊移輕舸,大海微風入短簫。天為吾曹晴一日,江花林月好相招。千秋吏部文章在,三月中丞節鉞來。廟壓平潮諸島沒,天橫峰影海門開。布衣未敢辭高宴,赤舄無嫌踏野苔。南國禹功元不到,安流須仗濟川才。
賜閒林壑幾年馀,衰病真便化日舒。世事已拚成醉夢,薦章那復及慵疏。推賢諫省心應赤,竊吹江皋道不如。況說重華隆盛治,夔龍聲跡總堪書。
匆匆臘鼓催年換。天容我公閑散。坡老生朝,剛過三日,綠野又開芳宴。不堪系念。正冰蹴黃河,烽傳赤縣。風鶴驚心,層云不障滿山遠。相期及身強健。想名山一席,定遂初愿。英獵叢殘,網羅放失,憑仗一枝湘管。滄江臥晚。正大陸龍蛇,付之不見。且盡余歡,趁花堆酒面。
七佛已前,無消息處有消息,那個不知。七佛已后,有消息處無消息,是人不會。知不知,會不會,璞玉渾金,泥團土塊。
鵲之彊彊,詩人取喻。今存圣世,呈質見素。饑食苕華,渴飲清露。異于疇匹,眾鳥是慕。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千丈摳衣記武夷,家山今日屢攀躋。春風拍拍滿懷處,況是花開更鳥啼。春光休道屬誰家,造化平鋪無等差。不問世間凡草木,得春隨意總皆花。
光風吹綠瀛洲草,玉樹瓊芝繞庭好。北堂清晝壽筵開,青鳥雙飛下蓬島。座中阿母西池仙,霞光滿面霜滿顛。庭前八子皆秀好,就中一子尤稱賢。去年對策金鑾殿,黃封曾醉瓊林宴。今年謁告歸故鄉,正值高堂氣蔥茜。天香兩袖宮袍碧,起舞尊前勸云液。但令阿母一開顏,不管烏紗漸欹側。宜男花暖春正長,鳳翎鵠觜含晴光。愿祝慈顏似花好,年年此日薦霞觴。
秋花何太艷,綠盞慰飄零。笑比西施醉,愁憐楚客醒。云高開爛熳,煙細裊娉婷。好為多沽酒,頻來倒玉瓶。
名剎來何方,幻跡飛青天。天光照巖洞,閃爍云霞間。云霞散倏忽,上與蒼穹連。空山無人跡,高鳥暮獨還。和光本無路,逝水自有瀾。仲尼久不作,此意誰與言。
暗雨層檐,窗燈深掩庭除靜。一星螢影。度過青林頂。滴溜聲中,光濕飛難整。看俄頃。幽叢遮屏。立向廊邊等。野迥秋濃,竹光團綠江村路。墜鬟如霧。幾點吳山暮。澹月微茫,啼雁煙中去。歸期誤。錦箋誰付。怕近維舟處。
密葉生秋,微云散綺,晚涼庭院人閑倚。新詞空譜望江南,江南回首三千里。玉柄搖風,香衫著體,消魂往事重提起。兜衾小臥不成眠,團圞月照窗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