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丘侍祀
太極生真主,中原有圣人。
圜丘尊上帝,大旅合群神。
行馬帷宮肅,乘龍法駕馴。
禮容光日月,文德動星辰。
劍履陪祠古,咸英作樂新。
東方虛小次,午陛徹華茵。
吉土繇誠享,高穹以道親。
燭壇光景集,升燎福祥臻。
寒霽三冬色,恩融四海春。
萬靈今受記,長此奉堯仁。
太極生真主,中原有圣人。
圜丘尊上帝,大旅合群神。
行馬帷宮肅,乘龍法駕馴。
禮容光日月,文德動星辰。
劍履陪祠古,咸英作樂新。
東方虛小次,午陛徹華茵。
吉土繇誠享,高穹以道親。
燭壇光景集,升燎福祥臻。
寒霽三冬色,恩融四海春。
萬靈今受記,長此奉堯仁。
太極衍生出真正的君主,中原大地有圣明之人。在圜丘祭祀尊崇上帝,盛大祭祀會合眾神。行馬和帷宮顯得肅穆,帝王車駕溫順有序。祭祀禮儀光彩可與日月相輝映,文德能感動星辰。大臣佩劍著履陪祭是古老傳統(tǒng),演奏新的《咸英》之樂。東方空著次要位置,午陛撤去華麗墊子。吉祥之地因誠心祭祀而受享,上天因道義與君主親近。燭壇聚集著光芒,升燎祭祀迎來福祥。寒冬中天氣放晴呈現(xiàn)冬景,皇恩如四海之春般溫暖。萬靈如今都領(lǐng)受旨意,長久地尊奉圣君仁德。
太極: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tài),這里引申為萬物本源。
圜丘:古代祭天的圓形高壇。
大旅:古代祭禮名,祭上帝及四方。
行馬:官府門前阻攔人馬通行的木架子。
帷宮:古代帝王出行時以帷幕布置成的行宮。
乘龍法駕:指帝王的車駕。
劍履陪祠:大臣佩劍著履陪祭。
咸英:相傳為堯樂《咸池》與帝嚳樂《六英》的并稱,這里泛指古樂。
繇:通“由”,因。
高穹:指上天。
升燎:燒柴祭天。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帝王舉行郊丘祭祀之時。郊丘祭祀是古代重要的國家祭祀活動,用以祈求上天庇佑、國泰民安。在封建王朝,祭祀活動是彰顯皇權(quán)、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重要方式。詩人在這樣的場合創(chuàng)作此詩,以歌頌君主和祭祀活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君主和郊丘祭祀活動,突出君主的圣明和祭祀的莊重。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宏大,展現(xiàn)出皇家祭祀的威嚴。在文學史上,這類宮廷祭祀詩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文化和禮儀制度,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在佛說法時,藥王為導(dǎo)師。太乙操蓮葉,下救人阽危。儒用久寂寞,其功或明醫(yī)。邢子利涉才,托跡在黃岐。朝飲蘇橘井,夕飲長桑池。江陰十萬家,家家春風吹。馀波來惠吳,起我北堂慈。傅楫吾所難,清泌可樂饑。彼哉問津人,愧汝濟川辭。
日涵林壑紫光凝,草動花翻氣似蒸。勝地刬開鼪鼬徑,數(shù)間松屋住殘僧。
以予迂且誕,書劍作良圖。逐世方迷路,懷賢此問途。岸回平楚合,江闊晚帆孤??蓢@無聞?wù)?,東南一豎儒。
淮山歷歷春云澹,淮水湯湯夜月輝。此處杜鵑啼不到,江南行客未成歸。
荷香千頃浸漫漫,洞口繁陰翠露漙。蝙蝠舞頻深處熱,琉璃光淡暗中寒。憑將石乳醒春醉,袖得流霞拌晚餐。聞道清音山水發(fā),更尋鐘鼓禮仙壇。
去年屢得金臺信,今日真聞王節(jié)行。兄弟夔龍應(yīng)接武,山林巢許亦歡情。登樓每見青天近,覽鏡從教白發(fā)明。知爾北園多雨露,夢回春草滿池生。
君不見漢家八葉神靈主,繼世承平身好武??浜T獵長楊宮,廣苑還開上林土。上林奢麗帝城東,刺號新莊錦繡叢。連袤雖無百里大,嵲巀亦有三山崇。雄模遠勢跨京闕,萬戶千門通日月。松閣平臨北斗回,蓮池倒映西山?jīng)]。周流一水錦帆揚,瑤草瓊花夾岸長。蛟龍晝舞丹青洞,翡翠春巢金玉堂。天子八鑾時不御,匹馬奔馳欻風霧?;仂厚v蹕人豈知,伐鼓撞鐘日云暮。五營萬騎羅九旒,掃除閣道云霄游。近侍誰陪柏梁宴,將軍獨拜富平侯。哀歌少壯秋風起,北伐南征心未已。雷驅(qū)火衛(wèi)出三邊,虎驟龍騰歸萬里。自從七寶棄人間,桂楫蘭橈那復(fù)攀。鼎湖只挽遺弓泣,銀海難從賜劍還。一朝天地成翻掌,七貴上書要上賞。丁傅帡幪肺腑深,金張園沼恩波廣。寂寞長思萬乘臨,龍文赤日轉(zhuǎn)銷沉。翠亭想像團華蓋,彩仗虛無排碧岑。四海為家元不異,泰山之封七十二。意氣崢嶸父老嗟,年光變化兒童戲。登臨此地莫悲哀,請看昔日黃金臺。千金駿骨葬何處,滿目荒丘迷草萊。
柏府烏啼月滿天,哭君遙憶十年前。江亭話別言猶在,京國分攜職又遷。政喜藩垣春似海,俄聞華表鶴□仙。東南歸路多蘭澤,好采芳馨薦幾筵。
林鳥喜人歸,聲聲在竹扉。花含大小笑,笑客食春薇。
雙燕有雄雌,照日兩差池。銜花落北戶,逐蝶上南枝。桂棟本曾宿,虹梁早自窺。愿得長如此,無令雙燕離。
南極多老人,及見九代孫。君生古崖州,氣質(zhì)清且溫。今年八十二,頗覺行步奔。白發(fā)映紅頰,疑是羲皇人。城東有幽居,瀟灑真隱淪。淵明寓栗里,子美還羌村。遷流到雙泉,得與君子鄰。仁里圣所擇,德齒古所尊。佳節(jié)近重陽,黃花已紛紛。家家社酒香,處處烹雞豚。今朝風日好,水落依舊痕。一散腰腳頑,杖策時叩門。我愛曾城居,負郭頗幽雅。田疇繞屋廬,門徑絕車馬。但虞水侵門,敢怨風飄瓦。淵明非避俗,自覺往來寡。嗟予屏斥久,茲地猶里社。相望十里間,舟楫幸可假。風休水亦落,晴日照郊野。愿言駕柴車,始覺我憂寫。
世在闔閭城下住,縣壺都市歲年深。傳宗況是孫思邈,家有神方直萬金。
羈夢歸程短,號蟲語意深。再尋青草底,誰解白頭吟?桂落秋先老,香飄夜愈侵。感君無別贈,清景謝知音。
春日已去夏日臨,?辀晝啼苦竹深。野棠雨馀新水綠,石壁樹杪浮云陰。安知天地有終極,不覺歲月還相侵。我思劉郎胡可見,徒使遲回勞寸心。
不愁秋氣至,棄置歸篋中。當時萬里翮,扶搖快秋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