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
東潬雙津隘,浮梁古制存。
灘移淤岸勢,標謔漲波痕。
逆浪船排首,周阿纜植根。
祀勞如舉典,元凱有英魂。
東潬雙津隘,浮梁古制存。
灘移淤岸勢,標謔漲波痕。
逆浪船排首,周阿纜植根。
祀勞如舉典,元凱有英魂。
東邊沙灘兩處渡口狹窄,古老的浮橋規制仍留存。河灘移動改變淤岸態勢,標志在漲波中似在戲謔。逆浪中船只排列在前,四周角落纜繩扎根固定。若舉行祭祀犒勞之典,杜元凱定有英魂感知。
潬(tān):沙灘。雙津:兩個渡口。隘:狹窄。
浮梁:浮橋。
淤岸:淤積的河岸。
標:標志。謔:戲謔。
排首:排列在前。
周阿:四周角落。纜:纜繩。
祀勞:祭祀犒勞。舉典:舉行典禮。
元凱:杜預,字元凱,西晉時期軍事家、經學家,曾主持修建河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浮橋作為一種古老的交通設施,在歷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詩人可能在游覽浮橋時,看到其歷經歲月仍發揮作用,聯想到古人的功績,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浮橋的古老規制和古人的建造功績。其特點是描繪細致,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為研究古代浮橋文化和詩人對古跡的情感提供了資料。
迢迢星漢降斯身,脫縛超乎三界塵。絲網已開千萬結,獨馀死結癉心神。
江南驛使路遙遙,遠赴龍門望海潮。桂殿且留修月斧,銀河未許度星軺。隔花立馬聽更漏,帶月鳴珂趁早朝。祇恐淮南春色動,萬竿煙雨綠相招。
十載橋邊路,巾車此重過。秋聲連渤海,寒色下滹沱。避地紅塵遠,還家華發多。來時道旁柳,生意稍婆娑。
東坡新船高似屋,兩舷開窗三十六。昨乘缺月汎昆湖,今汎楊湖月方足。老夫不及困河魚,到月足時人欠福。莫能扶憊踏高筵,馬不進兮人累俗。翠盤露酒白玉香,一飲之緣惜難卜。月從水上憶車公,還能入戶尋幽獨。枕前只作臥游人,亦有清華爛雙目。高吟不寐待回船,輸卻醉鄉詩可贖。
人情本多欲,外物相牽攻。富貴恨不早,功名恨難崇。孰知二物者,轉盻春華空。君看燈上蛾,何以保其終。
鈴閣翛然靜掩門,還容麈尾共玄言。能令白社塵中得,肯許青云事外論。何地可回嚴武駕,故人甘臥浣花村。唯應破卻無生后,不向秋風賦別魂。
浩汗淋漓斫木回,火云四合忽成堆。飆風怒起沙如霧,日影驟沉天似煤。電激峻崖追足過,雷奔荒徑砸頭來。者番不死真關數,一派清涼亦快哉。
瑞鴨煙濃。曉來弦管,聲在霜空。卻退寒威,借回春色,滿苑香風。幾時人下瑤宮。記千載、今朝慶逢。滿捧瑤觴,芝蘭叢里,錦繡光中。
憶奉綸音趨赴朝,曾煩遠送過楓橋。云山方恨成睽阻,雪夜俄來件寂寥。吳苑疏鐘沉晚樹,楚江歸雁逐寒潮。情親海內如君少,敢惜離魂為一銷。
冰姿素骨春姽婳,亭亭一枝凝霧。巧靨籠煙,瓊肌映月,妝點流光如許。離魂怨佇。黯好望風濤,暮天何處。斷夢依稀,滿腔幽恨為誰訴。茫茫海云萬里,盡啼殘謝豹,歸思無據。鳳蝶翩躚,紅蕉宛轉,前度心期重誤。箏琶漫語。算爛錦年華,幾番空負。落日西沉,瘴云迷晚渚。
皎皎珊瑚枝,凝輝玉堂戺。一見已知奇,再見益堪喜。少小攻文章,明窗無虛晷。茲辰突而弁,居然異童子。古禮不多存,存者何常已。三加威儀備,所重成人爾。成人必有德,忠信以為址。簣簣靡停功,峨峨見崇峙。家聲四百年,鵬程九萬里。尋常得失間,何足掛唇齒。昔賢懷一飯,況乃言之旨。祝子非他人,甌濱天下士。
薊門搖落朔云秋,爾去千山落日愁。白發行藏孤劍在,青楓舟楫丈江流。楚人昔有懷沙怨,湘水今還鼓瑟留。念我好傳鴻雁曲,月明應醉庾公樓。
東遐寺東遐只在,海門東二月西橋。送遠公明月不來,過竹下白云相引。到山中早時彷佛,三生會何日風流。一笑同少待春暉,野花發新詩還肯。
槿樹成籬落,松脂化茯苓。閒開籠鶴柵,時過狎鷗亭。汗簡修書史,持杯閱酒經。塵纓終不縛,何愧草堂靈。
君如蘭竹骨難肥,卻羨人間金帶圍。幾見曹劉曾及第,英雄何必恥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