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體詩三十首 其十六 盧郎中諶感交
大廈須異材,廊廟非庸器。英俊著世功,多士濟斯位。眷顧成綢繆,乃與時髦匹。姻媾久不虧,契闊豈但一。逢厄既已同,處危非所恤。常慕先達概,觀古論得失。馬服為趙將,疆場得清謐。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慨無握中策,徒慚素絲質。羈旅去舊京,感遇逾琴瑟。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更以畏友朋,濫吹乖名實。
大廈須異材,廊廟非庸器。英俊著世功,多士濟斯位。眷顧成綢繆,乃與時髦匹。姻媾久不虧,契闊豈但一。逢厄既已同,處危非所恤。常慕先達概,觀古論得失。馬服為趙將,疆場得清謐。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慨無握中策,徒慚素絲質。羈旅去舊京,感遇逾琴瑟。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更以畏友朋,濫吹乖名實。
滄海何年涌,秦傳虎踞丘。
池空劍光冷,墳缺鬼吟愁。
石礙樓臺仄,煙深草木稠。
吳人貪勝概,春盡亦來游。
古縣幽亭勝景多,青春啼鳥每相過。
林間石磬風敲竹,水面金蛇日漾波。
得友且須頻載酒,愛山何必更捫蘿。
我來欲作無何醉,為子敲盤試一歌。
撐空疊石何嵯峨,世傳其名曰堆婆。乃在淛嶺之巔,吳山之阿。
我來于此少憩息,借問父老元如何。父老為言五代時,有婆姓方氏結茅嶺巔兩鬢皤。
為念往來渴,均施湯水無偏頗。行人以此盡感激,婆言吾亦期無他。
早晚吾骨只堆此,愿將一石堆吾坡。爾來迄今四百載,行人堆石不少差。
我亦拾石堆其冢,既行且嘆復逶迤。今冢之高過百尺,堆石亦已豈虛過。
乃知一飲一滴水,恩至久遠不可磨。古人一飲在必報,如此傳說夫豈訛。
吁嗟俗世人,乃道無恩波。反恩以為讎,此語愚已多。
我適來此秋向晚,滿屨霜葉仍吟哦。因筆記此堆婆石,慷慨為賦堆婆歌。
笑擬愚公恨力綿,無窮眼力到危巔。
天黏青嶂蒸嵐霧,池涌丹砂費酒泉。
高下瀑聲多是雨,去來云氣半非煙。
仙家日月長閑在,才得心閑也是仙。
吳民嗜錢如嗜飴,天屬之愛亦可移。
養(yǎng)女日夜望成長,長成未必為民妻。
百金求師教歌舞,便望將身贍門戶。
一家飽暖不自憐,傍人視之方垂涎。
朱門列屋爭妍麗,百計逢迎主人意。
常時疏棄自悲啼,一旦承恩多妒忌。
古人怕為蕩子婦,夜夜孤眠淚如雨。
今人甘為貴人妾,得意失意花上月。
蕩子不歸寧空房,主人喜怒多不常。
出世無心與世聞,好將蹤跡遠離群。
別來滄海孤舟月,歸去青山半榻云。
頓覺有生皆幻夢,更尋無地避塵氛。
東林蓮社詩盟在,相送河橋已夕曛。
久學秦人避,空聞漢主求。
丹??無鳳髓,石室有龍湫。
谷挾千峰雨,湖生六月秋。
塵蹤應自息,長嘯下溪鷗。
歲暮遠交朋,攜筇背洛城。
往來興廢地,今古別離情。
疊翠嵩峰色,瀉寒伊水聲。
他年再相會,卻訝白髭生。
幼年曾讀貞女碑,坐想瀨水清漣漪。
試來江東吊李白,瓣香敬謁貞女祠。
平生不數子胥子,鞭平進諸何至此。
有金投瀨竟何為,當時豈為將軍死。
福畤何曾好譽兒,鳳毛爭奈一時奇。
青錢學士如龍友,白馬將軍似虎癡。
齊展一雙文武手,共扶千載圣明時。
從來謝砌無閑草,步步芳蘭亞紫芝。
曜相偏羸足力強,不辭復嶺與重崗。
未窮仙隠千年跡,先炷宸游一瓣香。
詩得好題難駐筆,酒逢佳趣便飛觴。
夢回仿佛前身事,卻認金庭是故鄉(xiāng)。
得地久蟠踞,參天多晦冥。
月通深夜白,雪壓歲寒青。
獨擁虬腰大,疑聞雨甲腥。
深根動坤軸,蕭瑟掛疏星。
羞將塵土鬢,重上釣魚舟。
閑對湖山曉,靜觀天地秋。
鼓鐘云外寺,歌舞水邊樓。
興盡歸心急,荷花勸少留。
二室盤游日,三陽宴喜心。
分流來萬壑,巨石擬千岑。
玉殿煙蕪在,金碑雨蘚侵。
翠華何處問,山水自清音。
山空不隠響,一葉落還聞。
龍去遺荒井,僧歸禮白云。
蟲絲昏畫壁,嵐氣濕爐薰。
睡思渾無奈,茶甌易策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