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林除夕即事 其一
推倒虞淵赤羽鳥,晚堂鐘鼓報年徂。村童爝竹驚憨犬,野鼠偷燈嫁小姑。寒綻水田三尺線,坐深檐雨一團蒲。山中自了無庚甲,夜夜胡床火滿爐。
推倒虞淵赤羽鳥,晚堂鐘鼓報年徂。村童爝竹驚憨犬,野鼠偷燈嫁小姑。寒綻水田三尺線,坐深檐雨一團蒲。山中自了無庚甲,夜夜胡床火滿爐。
一片春陰一倍寒,萬家春色寂無煙。
冷催杜宇朝相喚,寒逼嫦娥夜不圓。
添得僧家澆藥水,負他公子賞花天。
東君欲助之推怨,淚濕垂楊恨不眠。
背倚叢岡面佛宮,登臨酸足喜途窮。
白紅花意生洲曲,紫翠山姿落酒中。
寒鷺見魚行歷刺,珍禽驚客語玲瓏。
亭前雨足農知歳,免卜靈龜灼腐筒。
飯后開都籃,旋烹今歲茶。
雙龍碾圓餅,一槍磨新芽。
石鼎沸蟹眼,玉甌浮乳花。
詩思一坐爽,睡魔千里遐。
茂陵病解渴,頓覺肺氣嘉。
玉川風腋興,直欲凌煙霞。
論功著為經,宜得鴻漸夸。
膏梁曲糵士,此物無與賒。
妙高峰頂,不住正處。
毗耶離城,別聞一路。
鐵缽銅瓶,葛巾草履。
付者不取,取者不付。
谷有歸云,木凝甘露。
師子嚬伸,象王回顧。
門外老胡,一葦橫度。
名花多自洛城傳,物色春工十指間。
漸買姚黃并左紫,恨無伊水對嵩山。
主人妥妥多材藝,俗客悠悠幾往還。
惟有萬竿亭背竹,霜青偏解照衰顏。
雨晴涼意日相親,物物秋容絕點塵。
滄海誰期泛槎客,西風先傍憶鱸人。
收還志業圍棋局,分付光陰漉酒巾。
欲約一罇清夜話,月中涼露滿松筠。
樞極元豐議,人猶記話言。
載來籌廟幄,遂見偃戎軒。
一品哀儀重,三司錫命尊。
綢繆承晚契,揮涕望西原。
松竹冷交陰,蕭森露寶林。
門依青嶂靜,僧隱白云深。
凄切泉噴玉,壯嚴地布金。
龍湫中致禱,朝夕冀為霖。
春花悅時人,賞玩紛仆仆。南園一夜風,地上紅盈掬。
我似鹿皮翁,秖愛晚秋菊。團團綠玉叢,移趁煙雨??。
愿言早芬敷,重陽日已促。煌煌想金葩,況此風露足。
豈止插滿頭,服之明兩目。滋養溉清泉,圍護編翠竹。
多開萬鈴奇,勿變桃花俗。酒熟落帽天,不作牛山曲。
一盂僧粥三鳴雞,漸望天角生晴曦。積陰凝靄不得肆,蕩滉破散爭紛披。清明物象各有職,如再開辟平艱危。游人襟韻廓以喜,曉指后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滅,宛宛一徑微如絲。問云般舟道場路,從此亭背無險巇。寺久荒寂無足往,念有子厚彌陀碑。獨趨一里轉巖腹,剝粉敗赤逢門楣。
村童門關語嘲哳,似云乞米僧未歸。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常嗟古人不可見,尚喜書法存于斯。世言書字出心畫,體制類彼人所為。
子厚少年頗疏雋,字合飄逸狂不羈。胡為氣質反端厚,至今觀者多有疑。或云彼以竄逐久,氣志軟熟非前時。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獨立法無所師。
吾嗟世俗日無理,好惡不正論苦畀。臆決萬事豈獨此,此書何愧人不知。碑陰三百四十字,疏瘦勁麗何精奇。九十三人姓名具,陳纘寶歷元年題。
云此柳書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辭。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楊與倪。塵蒙壁礙世未見,自我訪尋初愛之。嗟物晦顯似有數,恨不從事氈與槌。
巉巖西山邃無數,行及二寺方晨炊。東南谿磴斗孤絕,下及平壑如懸梯。南朝佛子謂慧海,卜庵于此存遺基。鬼神饋食以車運,石崖轍跡如在泥。
智不足以盡萬物,敢決真偽論是非。老僧夜語亦有理,明發策杖猶遲遲。
祖門儔子又詒孫,善慶儒科燕后人。
雁塔繼題三世字,桂林仍見兩枝春。
稽山照邑天如畫,霅水浮州地絕塵。
我亦浩然歸思起,明年雙棹趁吳莼。
公干長迷簿領書,渥言那似阮元瑜。
暗投子有夜光璧,次報吾無明月珠。
急景壯懷悲劍鍔,西風高興夢蓬壺。
勉強豈使今慚古,元白鄒枚亦此都。
宦游無著任東西,通塞惟將物理齊。
平日風波方艤棹,經年桃李又成蹊。
塵埃易沒千金劍,霄漢誰為數尺梯。
三驛錦江歸去近,知君不厭子規啼。
帝所圖書歳一開,及時冠蓋滿蓬萊。
發函鈿軸輝唐府,散帙蕓香馥漢臺。
地富秘真疑海藏,坐傾人物盡仙才。
獨憐典校來空久,始得今年盛事陪。
文章盈篋幾千篇,去有山濤吏部賢。
梅意向人冬至后,云陰含雪北風天。
非今是古俗皆爾,嘆老嗟卑誰不然。
知子已能操學誼,行藏吾欲看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