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二 玄真子有漁父詞,為添作
西塞山邊白鷺飛。吳興江上綠楊低。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將風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邊白鷺飛。吳興江上綠楊低。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將風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風細雨不須歸。
再踏江東路,詞窮不復論。
江泥沾苦淚,津鼓聚歸魂。
庾信因愁老,陶潛為酒存。
孤蹤雖落魄,不敢望明恩。
自從憂患長精神,兀坐齋房過了春。
鑿落盞干官燭暗,樗蒲齒齔旅囊貧。
皇天老眼非塵世,白日閑愁自替身。
一段風光好如畫,未須全與路行人。
涵養工夫自野巖,淹該萬卷一空函。
何須識者方能識,自是讒人不敢讒。
騏驥棲棲垂皂櫪,駑駘擾擾被金銜。
不妨希價咸陽市,未必人人眼目凡。
文命殿角東北左,上有梅梁鐵交鎖。傳聞舊時枝葉生,木質鱗身無不可。
有時匹練離朱栱,歸帶濕萍光欲動。低頭下吸菲嶺泉,奮髯直入陽明洞。
旁觀但怪香火濃,頃刻即令風雨送。
爾不見饑烏啄鼓來饋食,走入嵩高化為石。禨祥禍福儻或是,陰陽幻變誰能測。
玉笥觀掛白玉梁,含元追下流血柱。異事茍逢博物問,后來那得詳其故。
卷丹云,凝素霧,玉簫九成奠雕俎。登歌升降只仰俯,嗚呼梅梁怱飛去。
先生亭非伯夷筑,亭柱亦用秋山竹。但令家有滿架書,何慮妻兒少??粥。
朝來相對亭上賓,洙泗尺度羲皇人。先生已死名不泯,常與此亭作標準。
后來鄰觸閼伯怒,仆夫預起池魚慮。拆亭拆亭先拆柱,有孫抱柱出煙去。
三十年余復改觀,有孫如此不待贊。似魯靈光偶不全,令人見此空三嘆。
潔白無瑕美不嬌,烱如珠玉粲林皋。
獨開殘臘與時背,奄勝眾芳其格高。
欲啟月宮休種桂,如何仙苑卻栽桃。
不將品質分優劣,痛飲花前讀楚騷。
誰把霜毫歸庾嶺,王孫去后久寥寥。
長時月夜橫疎影,鎮日春風上素綃。
可笑兒童尋剪摘,如知蜂蝶亦邀招。
人心造物無窮巧,頃刻功成永不搖。
當年王事急,盛夏嘆馳驅。
振鐸宣皇化,登車禮碩儒。
薛公推一范,張老得三蘇。
擾擾成何事,千年美意俱。
黃衫紗帽佳少年,炯然餓虎窮山淵。不居秦鹿祖龍畔,卻走碧雞金馬邊。
左手斜執巨靈鑿,右手敬抱禹貢篇。離堆順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吳鞭。
有時挾彈暮云表,有時蹴游春風前。有時卻自著絳帕,走入藥市尋神仙。
為人定似李太白,學道定似葛稚川。孫翁走避乖崖叟,遣仆送畫不取錢。
神君廟食與畫像,千古萬古當流傳。我昔夢上神君殿,偶值蓬萊眾真宴。
洛陽開盡姚黃花,銅駝陌上難相見。
當年準擬作家林,溪墅樓居意已深。
隠者自應尋別業,鳳兮何肯負初心。
參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
若不速來相就飲,定應從此失知音。
靜看唐人刻,相連坐石陰。
鳥啼留客意,果熟住山心。
野水流詩葉,天香襲道林。
云根有桂子,應待月中尋。
白水連天遠,吳淞一幅秋。
橘洲冰魄滿,竹閣桂華留。
鳧雁不飲啄,魚龍與拍浮。
垂虹寓今夕,清勝庾公樓。
龍泉餞語余,便使借船居。
津吏方抽木,官人但載書。
潮通白矴石,身近碧京魚。
一卷新文就,皋禽亦自如。
回首元龍百尺樓,一時詩酒記同游。
好山歷歷在人眼,流水滔滔任客舟。
歸鴈欲從何處去,落花恨不為春留。
錦囊佳句無人問,自別君來白盡頭。
龍飛天門,雞鳴日觀。
湖州有鶴知夜半。
端冕結纓,鋒車施幰。
瞻彼孤山,男呼女怨。
欲裂冕毀車,春榮秋枯,無翁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