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將三首 其二
頻年隨校尉,晚節事輕車。
瞻烽數奔命,辭第詎為家。
輕赍絕瀚海,間道襲昆邪。
雙鞬朝負羽,三鼜夜鳴笳。
金痍先雨覺,蓬鬢后霜華。
如何差六級,遽使抱長嗟。
頻年隨校尉,晚節事輕車。
瞻烽數奔命,辭第詎為家。
輕赍絕瀚海,間道襲昆邪。
雙鞬朝負羽,三鼜夜鳴笳。
金痍先雨覺,蓬鬢后霜華。
如何差六級,遽使抱長嗟。
多年來跟隨校尉征戰,晚年又侍奉輕車將軍。看到烽火就多次奔走應命,拒絕置家豈是為了自己。帶著輕便的物資穿越瀚海,從小路襲擊昆邪王。早晚都背負著弓箭,夜里多次傳來戰鼓和胡笳聲。身上的創傷在下雨前就先有感覺,蓬亂的頭發后來像霜一樣變白。為何功勞相差只有六級,就讓他長久地抱憾嘆息。
頻年:多年。校尉:武官名。
晚節:晚年。輕車:輕車將軍,武官名。
瞻烽:看到烽火,指有戰事。奔命:奔走應命。
辭第:拒絕置家。詎:豈。
輕赍(jī):攜帶輕便的物資。絕:穿越。瀚海:沙漠。
間道:小路。昆邪:匈奴部落名。
雙鞬(jiān):兩個盛箭的器具。負羽:背負弓箭。
三鼜(cào):多次擊鼓。鼜,擊鼓。笳:胡笳,一種樂器。
金痍(yí):金屬兵器造成的創傷。
差六級:功勞相差六級。遽(jù):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創作于一個戰事頻繁的時期,作者目睹了將士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卻得不到應有的獎賞,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為征戰多年的將士鳴不平。突出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結合,生動展現將士的經歷和遭遇。反映了當時可能存在的賞罰不公現象,在文學上以質樸的語言表達深沉情感。
混沌本無象,末路多是非。
達士志寥廓,所在能忘禨。
耕鑿時未至,還山聊采薇。
虎豹對我蹲,鸑鷟旁我飛。
仙人空中來,謂我勿復歸。
格澤為君駕,虹蜺為君衣。
西游昆侖墟,可與世人違。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楚王竟何去,
獨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見,
迢迢江漢間。
駐舟春谿里,
誓愿拜靈顏。
夢寐覩神女,
金沙鳴珮環。
閑艷絕世姿,
令人氣力微。
含笑默不語,
化作朝云飛。
眾人恥貧賤,相與尚膏腴。
我情既浩蕩,所樂在畋漁。
山澤時晦暝,歸家??閑居。
滿園植葵藿,繞屋樹桑榆。
禽雀知我閑,翔集依我廬。
所愿在優游,州縣莫相呼。
日與南山老,兀然傾一壺。
數年作吏家屢空,誰道黑頭成老翁。
男兒在世無產業,行子出門如轉蓬。
吾屬交歡此何夕,南家搗衣動歸客。
銅??將炙相歡飲,星宿縱橫露華白。
寒風卷葉度滹沱,飛雪布地悲峨峨。
孤城日落見棲鳥,馬上時聞漁者歌。
明朝東路把君手,臘日辭君期歲首。
自知寂寞無去思,敢望縣人致牛酒。
林色與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漁舟,棹月情已醉。
始窮清源口,壑絕人境異。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陰地。
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
海雁時獨飛,永然滄洲意。
古時青冥客,滅跡淪一尉。
吾子躊躇心,豈其紛埃事。
緱峰信所克,濟北余乃遂。
齊物意已會,息肩理猶未。
卷舒形性表,脫略賢哲議。
仲月期角巾,飯僧嵩陽寺。
秋氣肅天地,
太行高崔嵬。
猨狖清夜吟,
其聲一何哀。
寂寞掩圭蓽,
夢寐游蓬萊。
琪樹遠亭亭,
玉堂云中開。
洪崖吹簫管,
玉女飄飖來。
雨師既先后,
道路無纖埃。
鄙哉楚襄王,
獨好陽云臺。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愿節宮廐,分以賜邊城。
逍遙阡陌上,遠近無相識。落日照秋山,千巖同一色。網罟繞深莽,鷹鹯始輕翼。獵馬既如風,奔獸莫敢息。
駐旗滄海上,犒士吳宮側。楚國有夫人,性情本貞直。鮮禽徒自致,終歲竟不食。
真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
花霧生玉井,霓裳畫列仙。
念茲宮故宇,多此地新泉。
松柏有清陰,薜蘿亦自妍。
一聞步虛子,又話逍遙篇。
忽若在云漢,風中意泠然。
世業江湖側,郊原休沐處。
獨言五日歸,未道千秋去。
鄉亭春水綠,昌閣寒光暮。
昔為晝錦游,今成逝川路。
浮云在虛空,隨風復卷舒。
我心方處順,動作何憂虞。
但言嬰世網,不復得間居。
迢遞別東國,超遙來西都。
見人乃恭敬,曾不問賢愚。
雖若不能言,中心亦難誣。
故鄉滿親戚,道遠情日疎。
偶欲陳此意,復無南飛鳧。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田家趨垅畝,當晝掩虛關。
鄰里無煙火,兒童共幽閑。
桔槔懸空圃,雞犬滿桑間。
時來農事隙,采藥游名山。
但言所采多,不念路險艱。
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
君看西王母,千載美容顏。
歸路秦城下,
寒云慘平田。
故園滄海邊,
綠柳覆平川。
送客異他日,
還舟殊昔年。
華亭有明月,
長向隴頭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