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謁建隆寺
郡國高皇廟,天龍釋帝居。
兵銷擒布后,臺聳畏軒余。
寶榻成蓮坐,戎韜入貝書。
守臣榮就望,屏息拜前除。
郡國高皇廟,天龍釋帝居。
兵銷擒布后,臺聳畏軒余。
寶榻成蓮坐,戎韜入貝書。
守臣榮就望,屏息拜前除。
郡國中有高皇的廟宇,這里是如同天龍一般的帝王居住的佛寺。在擒獲了像英布這樣的叛臣后戰事平息,高臺在威嚴的軒轅之后聳然挺立。珍貴的榻座變成了蓮花座,軍事謀略融入了佛經之中。地方守臣榮幸地前來瞻仰,恭敬地屏住呼吸在臺階前下拜。
郡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劃名,郡和諸侯國。
高皇廟:指祭祀漢高祖劉邦的廟宇。
天龍:佛教中指護法神。釋帝居:指佛寺。
兵銷:戰事平息。擒布:指劉邦擒殺英布之事。
臺聳:高臺聳立。畏軒:威嚴的軒轅,軒轅可指代黃帝,這里可能借指帝王。
寶榻:珍貴的榻座。蓮坐:指佛的座位。
戎韜:軍事謀略。貝書:指佛經。
守臣:地方官員。就望:前來瞻仰。
前除:臺階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國家戰事平息,統治者可能重視宗教文化,以鞏固統治秩序。詩人可能作為地方官員或文人,在朝謁建隆寺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皇權與宗教的融合以及國家從戰亂走向和平的景象。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典故與現實場景相結合,營造出莊重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社會文化和宗教情況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微火如螢度篆盤,明窗坐敗幾蒲團。
群兒誰信老懷懶,萬事不禁醒眼看。
道在簞瓢端自足,心閑天地本來寛。
此生自斷君知否,不辦歸裝也掛冠。
歌鳳倀倀類楚狂,畏犧齪齪笑蒙莊。
著書幸可俟后世,對客從嗔臥大床。
三畝青蔬了盤筯,一缸濁酒具杯觴。
丈夫窮達皆常事,富貴何妨食萬羊。
骨相元知薄,功名敢自期。
病侵彊健日,閑過圣明時。
形勝輪臺地,飛騰瀚海師。
江湖雖萬里,猶擬綴聲詩。
旗亭濁酒典衣沽,蠏舍老翁折簡呼。
夜中醉歸騎草驢,嵬昻不須宗武扶。
丹徒布衣有籌略,漁陽突騎莫枝梧。
床頭金盡何足道,肝膽輪囷橫九區。
故故催詩襯雨蓬,悠悠破夢隔云鐘。
遙看漁火兩三點,已過暮山千萬峰。
老矣自應埋病骨,歸哉莫念抗塵容。
停橈小住青楓岸,吳市高人儻可逢。
老眼今年太負渠,羲經魯史頓成疏。
一為柱后惠文吏,厭讀司空城旦書。
正苦雁行須束縛,不言鼠輩合誅鉏。
致君堯舜元無術,黃卷何辭飽蠧魚。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四月江南暑尚微,虛堂初換葛衣時。
懶陪陌上雍容騎,且對窗間腷膊棋。
糝徑落花猶片片,拂云新竹已離離。
年來病肺疏杯酌,應接風光賴有詩。
道人頹然寄北窗,愁魔百萬一笑降。
夜闌酒渇有奇夢,吞楚七澤吳三江。
孤村蕭蕭雨觧雪,寒犬噤臥饑鼠嚙。
擁衾危坐待天明,白首忍窮心似鐵。
射的山前雨墊巾,籬邊初見一枝新。
照谿盡洗驕春意,倚竹真成絕代人。
餐玉元知非火食,化衣應笑走京塵。
即今畫史無名手,試把清詩當寫真。
拔宅翛然上碧虛,神僊豈亦愛吾廬。
重門不改云山色,古殿猶存劫火余。
翠木蕭森高蔽日,黃冠貧窶自畦蔬。
殘年安得長來此,一椀松肪讀隱書。
湖水綠可愛,弄橈沖夕霏。
林昏漁火壯,山轉寺鐘微。
老嘆世情惡,窮知心事違。
回頭語孤鶴,伴我莫先飛。
朱墨紛紛訟滿庭,半年初得試山行。
燒香掃地病良已,飲水飯蔬身頓輕。
日落三通傳浴鼓,雨余千耦看農耕。
故巢光景還如此,為底淹留白發生。
短鬢那禁歲月催,勝邊花底又春回。
雪消漸暖青鴛日,冰解初橫玉鑒梅。
江驛軒窗臨古道,市樓弦管賣新醅。
自憐病守無歡意,一笑常因送客來。
雨氣分千嶂,江聲撼萬家。
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
噴薄侵虛閣,低昻泛斷槎。
壯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