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隱
孤云底事未還山,縛草為門亦自關。一樹垂楊鋪水面,東風裊裊不曾閑。
孤云底事未還山,縛草為門亦自關。一樹垂楊鋪水面,東風裊裊不曾閑。
斸石云邊著著高,
幾經吟筆寫風騷。
山翁莫袖經綸手,
好趁春風釣六鰲。
薪桂米珠百物昂,
繁華依舊勝尋常。
也知世亂梳妝儉,
裙布釵荊學孟光。
昔也萬家邑,今為無底淵。
城郭泯遺跡,人民安得全。
吊古一回首,薄暮愁風煙。
拯溺不無意,吾生后千年。
昔登東魯郭,今上錦官城。
地各千秋勝,祠經歷劫更。
居然大夏庇,仍舊草堂名。
同是風塵客,來游百感生。
蟾宮年少夢成非,橋梓空分桂一枝。酒圣詩狂唐太白,筆精墨妙晉羲之。
商山早隔人間世,男子不成天下奇。聞道寶安埋玉樹,一航秋雨寄相思。
自古詩人仕不高,偉人底事占詩豪。同年親友俱三釜,半壁天傾空二毫。
守我冷官巾與屨,任他巧宦帶而袍。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
天外斷虹收宿雨。殘夢醒、蕭郎何處。心折歸舟路。雁沙細認屏山譜。
落梧庭院西風度。愁病在、懨懨微步。自繞黃花暮。淡煙翠人秋衫縷。
羅浮山下太清壇,
移得仙根入畫欄。
春意不教花驟發,
幾朝晴暖幾朝寒。
湖岸漁村周似抱。家家門徑開芳草。向背漁罾殊窈窕。凌曉到。晴磯已有垂楊掃。
坐看點頭行水鳥。近家何用收綸早。兩槳一舟堪送老。波面好。寬閑不與歐爭道。
戊戌仲冬都下會,相將已是十年來。
別離不奈關河隔,老大都緣節序催。
山海往還忻有便,石阡留滯笑多災。
達人不向窮途哭,公道今逢泰運開。
四海正懸安石望,三衢先借孔恂才。
疏從北闕陳無逸,詩向南山詠有萊。
邂逅壺觴娛客邸,笑談珠玉落詩臺。
明朝判袂仍惆悵,目送文星徹上臺。
使君特被徵書起,匹馬遙從貴竹來。
山鬼揶揄誰見笑,銀青消息自相催。
由來得喪皆天命,謾道青黃是木災。
傲雪蒼松饒晚翠,倚云紅杏任先開。
從今妙手宜醫國,自古明君不負才。
卻笑生成同雨露,未應蹤跡尚蒿萊。
行當考績朝京闕,便擬乘風問粵臺。
白發慈親歡菽水,此情應不換三臺。
韓郎自是江北人,避地去作江南臣。
更從江南到江北,便道江南有人憶。
歸來笑擁名花叢,疏眉小面居當中。
千枝銀燭照舞影,滿堂賓客看驚鴻。
門生解事執樂句,燕支拍碎聲穿空。
酣嬉跌宕君莫笑,一半桃李無春風。
宮中唱念家山破,燒槽哀怨傳何窮。
聊將群婢污名檢,此意未必聞重瞳。
六如居士不并時,何由戶外三更窺。
筆底故有嬙與施,我不見畫但見詩。
詩工直疑畫遜之,眼飽鉛黛嘲貧兒。
從來裴休說法為人愿,不妨衲衣乞食隨歌姬。
海轉臺陽背面寬,天開巖戶扼全蘭。
百三弓勢射潮準,十里軍聲堅壁看。
云外樹嵌危堞小,山腰風吼怒濤寒。
憑誇水盡朝東去,且擁南關兀坐安。
空勞憶。曇花一現傷心色。傷心色。雪窗夢冷,云階月黑。
冰肌玉骨曾相識。暗香清影添凄惻。添凄惻。返魂無計,佳人難得。
儒雅弘寬世所宗,
汗青中介牧羊翁。
史家有意君知否,
未必文華勝樸忠。
聲入高梧翠竹邊,
故攜枕簟北窗前。
無端喚起江南夢,
記得扁舟夜不眠。
金鎖朱門次第開,
萬簽黃冊絕塵埃。
此中亦有先生稿,
應是曾經御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