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山書院十五詠 其十三 兩知亭
天涯一歸客,海內兩知音。萬古泉聲在,應知此老心。
天涯一歸客,海內兩知音。萬古泉聲在,應知此老心。
水木旦夕華,茲軒巧相挹。為憐眉宇清,不惜琴樽濕。
箕踞而反言,佯為蠻種落。袍帽盡鼲貂,攔街弄弦索。
甲兵冠天來,朝野靡宴寧。背親為王臣,焉以辭國殤。青霾吹蕩翳,金鼓慘不揚。貴賤并一時,顱趾委沙場。日暮輪蹄盡,烏鳶來啄創。有手不能驅,有目無精光。朔風吹朝夕,枯骨漸堅強。家人具衣冠,延我之北邙。羽衛驂驔列,空為存者倡。兩地竟誰真,千秋浩茫茫。
一身行遠塞,萬事付閑愁。獨坐看新歲,長歌感舊游。云生故國樹,角起夕陽樓。蹤跡憐方朔,乾坤世總浮。
菱花落復含,桑女罷新蠶。桂棹浮星艇,徘徊蓮葉南。
十萬貔貅引月弓,一時巢穴散炎風。潮陽鼓角連天沸,嶺外云雷動地雄。銅柱標來兵幾在,昆侖追去計猶窮。兩旬玉鏡歸明主,應是中興第一功。
病起懨懨懶試妝,不勝清瘦怯羅裳。已知多恨逢秋色,況復無聊對夜長。滿院金風啼露葉,一天碧月咽寒螀。儂家有愿非歌舞,顧影行吟久自傷。
何年玉斧畫鴻溝,馬跡蛛絲幸尚留。議界關南遼大使,分藩塞北漢諸侯。折沖樽俎雄談辯,保障山河妙運籌。從此邊庭欣事少,滿天風雪臥高樓。
五曲峰巒列翠屏,白云深處隱仙亭。子期一去無消息,惟有喬松萬古清。
夜來酒醒清無夢,愁倚闌干。露滴輕寒。雨打芙蓉淚不干。佳人別后音塵消,瘦盡難拚。明月無端。已過紅樓十二間。
覓得樓中一覺眠,將身化蝶入壺天。平生睡債何時足,春在梅花紙帳邊。
西窗月曉迥沉沉,簾幕低垂院宇深。琴幾睡寒金篆鴨,井床啼徹綠衣禽。海棠頓醒酣春夢,葵藿同傾向日心。憶在鳳池當此際,天香滿袖聽綸音。
玉堂金馬同三紀,晏歲梅花雪共妍。廬阜武夷歸去日,東西來往挾飛仙。
物我雖殊理本同,算來身教易為功。表端豈但日間影,德盛應如草上風。作字心君生筆下,照人眸子驗胸中。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見操存合至公。頹垣荒蔓幾經霜,今喜崇成背郭堂。雅欲援琴追宓子,時從退食詠羔羊。溪流碧繞如平篆,山木陰連不斷行。祇恐詔公臺省去,空教南國愛甘棠。
茆茨已為風捲之,驟雨復作中夜時。泥濘沾席不堪臥,潦水浸床那得移。稚子牽裳喜濯足,慈親抱被空愁眉。城西大廈人何在,滿路蒼苔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