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獨游沂公園
幾曲鳴溪抱嘯臺,陰陰野氣壓浮埃。
林間幽鳥自相語,水上落花何處來。
逃相故畦無廢汲,封侯修竹是元栽。
三川病尹妨賢久,終卜鄰扉養不才。
幾曲鳴溪抱嘯臺,陰陰野氣壓浮埃。
林間幽鳥自相語,水上落花何處來。
逃相故畦無廢汲,封侯修竹是元栽。
三川病尹妨賢久,終卜鄰扉養不才。
幾條潺潺鳴響的溪流環繞著嘯臺,陰沉的野外氣壓抑制著飛揚的塵埃。樹林里的幽鳥自在地相互啼鳴,水上的落花不知從何處漂來。曾為宰相的人舊園仍有人汲水,封侯的翠竹還是原來所栽。我這三川生病的府尹妨礙賢才太久,最終打算找個鄰居之門隱居,修養我這無用之人。
嘯臺:古人長嘯抒懷之處。
陰陰:形容天氣陰沉。
浮埃:飛揚的塵埃。
逃相:逃避相位之人。
故畦:舊園。
廢汲:停止汲水。
封侯修竹:用典,晉代陶侃封長沙郡公,曾種竹,這里指竹子。
元栽:原來所栽。
三川病尹:作者自指,三川指洛陽一帶,尹是府尹。
卜鄰扉:選擇鄰居之門,指隱居。
不才:作者自謙之詞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因官場事務纏身,身心疲憊,在一個春日傍晚獨自游覽沂公園,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想擺脫官場,隱居修養的愿望。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石壁斜臨玄武湖,中開天府貯民圖。文魚在藻承皇澤,來傍龍舟夜吐珠。
西行怪道懶于云,方朔原來為細君。但得玄珠生老蚌,何勞飛舄渡河汾。
觀水水初涸,登山山漸寒。水涸尚可汲,山寒磨衲單。衣單當徹骨,汲井領斜看。誰把茱萸酒,憑誰為整冠。菊花開燦爛,澗水急潺潺。何處不相似,狂歌到日殘。
有一古老叟,胸中羅星斗。許朕作君王,果應仙人口。賜官官不愿,子金金不受。持此一握扇,四海遂行走。
昔有秦越人,視疾見肺腑。死者能還生,芳名播今古。悠悠千載后,疇能踵其武。吳門有佳士,早歲掇簪組。拜官貳廷尉,平反絕冤苦。朅來謫平城,酸苦甘自茹。閑將調元手,為民起疲瘦。災疢驗六氣,腠理明三部。橘井貯香泉,杏林盎時雨。仁慈自此施,夙志良不負。宗藩抱微疴,俗醫弗能愈。延君來治之,審證究厥緒。外邪既蕩滌,內虛亦滋補。神觀漸復初,有如魚脫罟。酬勞具束帛,舁酒配肥羜。君乃拂衣行,視之等鴻羽。紛紛衒術徒,規利若市賈。君誠賢于人,馀子奚足語。乃摛云錦章,飄然鸞鳳舞。醫道題洞明,美號自茲舉。永媲古人傳,名垂在寰宇。
行散到古院,翛然遇真師。落日澹眉宇,清霜疏鬢絲。飯溫初煮石,丹冷舊封泥。嗒坐渾無語,蟬聲秋樹枝。
飛騎如云塞北回,六朝春色雪中開。行人莫折臺城柳,曾沐先皇雨露來。
佛所印可,大阿阇黎。隱幾合爪,泊然無為。懇請何人,投地作禮。不起于坐,應供千里。倚杖于肩,屈指近喙。廢經不讀,思第一義。大獅子吼,真獅子兒。轉秘密藏,其誰能知。叉指膝間,目視霄漢。意象軒舉,邈無畔岸。剛大之氣,塞于天淵。俯仰無怍,縱心浩然。華林擾虎,手舉數珠。馴彼郁屈,亦用茲乎。巨顙脩鱗,能怖童子。慈眼視之,毒心自弭。藕花滿缶,蓮房自拆。神通妙用,在于舉拂。童子何知,跪觀戲龜。六用不藏,使之者誰。老矣衰疲,背依禪板。讀經可為,聊用遮眼。植膝垂足,獅子銜花。杜其德機,豈有斯耶。寶珠騰空,光焰璀璨。諦玩無斁,有見皆幻。堂堂風儀,龍象之姿。靈杵寶鐸,往將加持。本無戒持,何嘗有破。方便為說,三世因果。服飾煒然,王者之妃。前跪諦聽,善思念之。龍魚秘怪,各有佛性。散花投經,出沒游泳。具大悲心,平等施之。往因妙力,人天之資。長松森然,虬枝拂天。支頤據木,仰睇玄猿。竹樹之間,方虛禪座。我欲攝衣,往補其處。宴坐便安,支頤握拳。一念不波,靈臺湛然。婉彼胎禽,就掌取食。了無驚猜,馴承恩力。敷座親密,便于笑語。懷抱之適,怡然相顧。瀝彼瓶液,注于掌中。普潤四大,一滴之功。俯身說法,未能忘言。無量妙義,見于指端。童子茗供,竹間治具。滌煩消渴,惟此之故。麌麌群鹿,出于巖端。植杖倚松,寓目縱觀。風度凝然,萬法皆了。去發留髭,豈無所表。適從何來,游歷于此。大空斕斑,負經以侍。有偉衣冠,山川之神。旌麾戈甲,其從如云。巖谷窈窕,林芿扶疏。瀑布淙射,蛇蟲之居。衲帔蒙頭,安然入定。孰能出之,其獨也正。
季秋風日已凄清,況是羈人騁望情。紅葉不曾殊海國,黃花只少對山亭。京華作賦悲搖落,故里登高憶弟兄。何用茱萸今日會,年年酒向客中傾。
芙蓉秋水粲奇姿,曾折云中仙桂枝。總向盛年觀德業,春光正在鳳凰池。
四海空求友,如君得幾人。無媒甘澹泊,含意獨清真。不畏冰霜苦,能回天地春。可憐塵俗客,只問武陵津。
嵯峨樣式造西僧,鐫此金剛不壞城。寶像光明浮或滅,珠瘤干老劫還生。空投欲界迷香海,恨上高臺在玉衡。花發木蘭千焰白,斑斑遺石豈無情。
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煙來。賦少畬田熟,徭歸驛路開。上恩均雨露,孤跡返蒿萊。想像山中趣,參差屐齒苔。
誤懷手版應弓招,汩汩塵容葆鬢凋。潘拙本無鄉曲譽,嵇駑偏恃母兄驕。雨畦菘葉晨羞薄,風灶茶煙午睡銷。縱到北山堪自笑,春蘿秋桂久寥寥。
千山如笏拱朱樓,平楚將云勢欲浮。見說興公新賦就,坐令王粲亦銷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