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寺北池亭
寶剎開初地,滄浪繞故城。
芰蓮俱野色,鳧鴇各秋聲。
岸闊煙無著,窗虛日易明。
歸驂誰訝久,正為濯塵纓。
寶剎開初地,滄浪繞故城。
芰蓮俱野色,鳧鴇各秋聲。
岸闊煙無著,窗虛日易明。
歸驂誰訝久,正為濯塵纓。
珍貴的寺廟建于這初辟之地,清澈的湖水環繞著古老的城池。菱角和蓮花盡顯野外的景色,野鴨和鴇鳥各自發出秋聲。湖岸寬闊,煙霧無所附著;窗戶空透,陽光容易照進。誰會驚訝我歸馬遲緩,正是因為我要在這里洗滌塵世的纓帶。
寶剎:指建隆寺。初地:佛教指修行的開始階段,這里指建隆寺初建之地。
滄浪:指清澈的湖水。故城:古老的城池。
芰蓮:菱角和蓮花。
鳧鴇:野鴨和鴇鳥。
驂:駕車的馬。訝:驚訝。
濯塵纓:洗滌塵世的纓帶,比喻超脫塵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建隆寺北池亭時,被眼前寧靜的秋景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在塵世中有所煩擾,渴望尋得一片寧靜之地。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和超脫塵世的追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二傅沈劉。不如一丘。
老耕南郭一畦田,飽食安眠久愧天。更與殷勤厭螟螣,一冬三白記今年。
我本山貨店中鳥,不識臺司衙內尊。最是傷心懷舊主,難將巧語博新恩。
將隨玉輦向津河,持節重看下楚波。欲上肩輿回首望,水西莊外暮云多。
七度江南自作年,去年初喜奉椒槃。冬來誤入文昌省,連日齋居未許還。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春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北客南來歲欲除,燈山火急萬人扶。欲觀翠輦巡游盛,深怯南宮鎖鑰拘。
木落山骨瘦,水退沙痕隆。漁舟弄江日,一葉浮軟紅。眼底事不俗,道人心若沖。幡竿頭進步,云水展家風。
空古跫然溯足音,澗泉如帶復如琴。溪云閒送野航暮,山意每隨秋氣深。右臂未緣鸮炙化,失心重與鹿隍尋。漫憎夢里仍占夢,憶弟而今夢亦沉。
小隊旌旗出,畫鹢倚篙竹。青秧白水無際,中有一犁耕。聽得田翁相語,今歲時年恰好,眨眼是秋成。老守可能解,持此報皇明。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良田二頃,非村非郭枕柴扃。況有薝林香透,更有楊堤陰合,魂夢每宵征。巴得西風起,吾亦問前程。
三山昂首狀魁嵬,虎踞龍蟠萃一臺。若跨地靈規貢宇,英才袞袞拔條枚。
郭隗臺前信使還,便攜書劍出閩山。濟時功業尊周召,經世文章在孔顏。杏苑探花三月里,楓宸獻玉寸陰間。京華若問侗庵老,萬頃云頭一鶴閒。
為脫田文難,常懷紀渻恩。欲知疏野態,霜曉叫荒村。
東山棋局暫夷猶,元老還家尚黑頭。自是洞仙無甲子,誰知琪樹幾春秋?行看曳履趨三殿,且慢騎羊向十洲。待歷中書念四考,始攜黃石問丹邱。
明月皎如銀,中有丹桂影。懷人坐良宵,衣裳露華冷。
風花欲去向誰邊,化作香泥色尚鮮。最是東君無力甚,難留一片畫欄前。
嫌夢短,問途長。不堪量。更道山多隨路轉,歷炎涼。云里初放殘陽。馬蹄破,又早昏黃。路盡更疑無去處,有羊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