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靈一上人新泉
東林一泉出,復與遠公期。
石淺寒流處,山空夜落時。
夢閑聞細響,慮澹對清漪。
動靜皆無意,唯應達者知。
東林一泉出,復與遠公期。
石淺寒流處,山空夜落時。
夢閑聞細響,慮澹對清漪。
動靜皆無意,唯應達者知。
東林寺有一股泉水流出,又與高僧靈一相約賞泉。泉水在淺石間形成寒流,山間空寂,夜晚泉水落下。在悠閑的夢境中聽聞泉水細微聲響,心境淡泊面對清澈漣漪。泉水動靜都無刻意之意,只有通達之人才能領會。
東林:指東林寺。
遠公:東晉高僧慧遠,此處借指靈一上人。
澹:同“淡”,淡泊。
清漪:清澈的波紋。
達者:通達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與靈一上人交往時,在東林寺看到新泉有感而發。當時佛教盛行,文人與僧人交往頻繁,詩人或許在與靈一交流中,受其禪意影響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新泉之景表達淡泊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超脫。在文學史上反映當時文人與僧人的文化交流及詩歌創作的禪意傾向。
釋達空空遍覺華,
到無高下淡渾茶。
和云假宿煙霞榻,
明日東西處處家。
江潭柳色映秋空,小隊郊坰落照紅。
夏口帆多飛鳥去,武昌魚美一樽同。
人材得地關時會,世事浮云每意中。
忍淚新亭風景異,安危今日仗群公。
遙認塤篪相應,為傳珠貫累累。
紫荊同本但殊枝。
直須投老日,常似有親時。
子姓亦聞多慧性,貪書不是癡兒。
朝家世世重詩書。
一登龍虎榜,許并鳳凰池。
萬堡云迷朔氣凝,
雪深馬足失超騰。
渾脫終歲防飛渡,
況復黃河十月冰。
釣船搖曳水西頭,午夜風生枕上秋。
越水芙蓉知隱意,灞橋楊柳逗羈愁。
青松庭畔年巢鶴,紅蓼灘邊午睡鷗。
白面書生翻自笑,曾持三尺奠神州。
露葉如啼欲恨誰,
曉庭空繞折殘枝。
芳尊有酒無人共,
臥看南山改舊詩。
□□漁輒獲,元□□幾戕。
不足煩三顧,毋寧且□□。
刳鉆供卜筮,巾笥沐恩光。
何似泥中伏,朝朝出太陽。
墻東小小徑如蛇,籬菊亭亭植似麻。
自有微霜明傲色,何須亂草隱寒花。
蒼頭抱甕晨添水,赤腳吹薪夜煮茶。
辛苦主人良不易,飽看容我幅巾斜。
護持風物感波神,
翁去如今隔幾塵。
海上跨龍時一到,
雪堂烱烱見斯人。
忠貞稱世篤,家學本淵源。
相業三朝重,書香奕葉存。
崧高生為國,宣召死銜恩。
況是弘農后,清風可更論。
江上秋風蘆荻聲,
魚蝦日日厭煎烹。
病來作意停鮮食,
留得青錢買放生。
亦加紅葉亦微云,亦著高人曳碧裙。但說是秋都不信,此中春氣正氤氳。
喚起山陰道上云,清溪可濯擬呼群。臨流自作三回想,未必清溪似使君。
火云高擁太行間,飛雪峨峨不可攀。翠柏蒼松枯欲死,清涼空說五臺山。
云里樓臺白玉京,龍綃飄動引飛瓊。涼風更奏哀蟬曲,十里荷花碧浪生。
月殿星宮望拜勞,絪缊蘭麝涌金鰲。仙人自有玄霜散,任爾陽烏十丈高。
索米長安少俸錢,無何安得醉花前??是甲杂蟹夂钕?,拜舞君王賜酒泉。
擬古溪堂半畝陰,瓦甌磁缶足怡心。如何病渴朱門客,欲吸鯨波萬丈深。
才望春晴卻又陰,
梅花畏冷不開心。
北堂侍疾年垂暮,
萬里南天無信音。
古寺香華迥寂寥,
焚修報國化迷流。
英賢到此須回首,
撥草瞻風笑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