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詠 其九
巔峰一望不深潭,誰解緣情語話堪。
暗室自開明日月,道心奇異老山庵。
研窮妙理真消息,誡忌先賢讓不貪。
稽古尚為今法則,愚蒙太甚苦談談。
巔峰一望不深潭,誰解緣情語話堪。
暗室自開明日月,道心奇異老山庵。
研窮妙理真消息,誡忌先賢讓不貪。
稽古尚為今法則,愚蒙太甚苦談談。
站在巔峰眺望卻不見深潭,誰能理解這飽含情感的話語值得品味。在暗室中能自見明日月,有道之心在古老山庵顯得奇異。鉆研探究精妙的道理獲得真正的訊息,要以先賢為誡忌不貪婪。考察古代之事作為現今的法則,愚昧太過分真是令人無奈。
緣情:因情,飽含情感。
道心:指守道之心。
研窮:鉆研探究。
誡忌:以……為誡忌。
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跡。
愚蒙:愚昧。
《逍遙詠》是宋太宗趙光義創作的組詩。趙光義在位期間,對道學等有一定的研究和興趣。此詩可能創作于他日常對道學思考感悟之時,在宮廷的環境下,以詩來表達自己對道的理解和對世人的勸誡。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對道的追求和以古為鑒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將道家思想融入詩句,語言質樸卻蘊含深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因作者身份等原因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統治者對道學的關注。
萬瓦青煙夕靄生,斗杓迎歲轉東城。
隋宮守夜沈香燎,楚俗驅神爆竹聲。
玉樹羅階家宴盛,羽觴稱壽彩衣榮。
九門朝客思公甚,向曉天風舞雪霙。
臘雪初銷上古臺,桑郊向日彩旗開。
山橫南陌城中見,春逐東風海上來。
老去每驚新歲換,病多能使壯心摧。
自嗟空有東陽瘦,覽物慙無八詠才。
幽憂無以銷,春日靜愈長。
薰風入花骨,花枝午低昂。
往來采花蜂,清蜜未滿房。
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
蛺蝶無所為,飛飛助其忙。
啼鳥亦屢變,新音巧調篁。
游絲最無事,百尺拖晴光。
天工施造化,萬物感春陽。
我獨不知春,久病臥空堂。
時節去莫挽,浩歌自成傷。
吾聞陰陽在天地,升降上下無時窮。
環回不得不差失,所以歲時無常豐。
古之為政知若此,均節收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歲常備三歲兇。
縱令水旱或時遇,以多補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離于農。
軍國賦歛急星火,兼并奉養過王公。
終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蠭。
是以比歲屢登稔,然而民室常虛空。
遂令一時暫不雨,輒以困急號天翁。
賴天閔民不責吏,甘澤流布何其濃。
農當勉力吏當愧,敢不酌酒澆神龍。
別君今幾時,歲月如插羽。
悠悠寢與食,忽忽朝復暮。
紛紛竟何為,凜凜還自懼。
朝廷無獻納,倉廩徒耗蠹。
風霜苦見侵,衰病日增故。
江湖豈不思,懇悃布已屢。
美哉廣陵公,風政傳道路。
優游侍從臣,左右天子顧。
君來一何遲,我請亦有素。
何當兩還分,尚冀一相遇。
把手或未能,尺書幸時寓。
新年變物華,春意日堪嘉。
霽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
風絲飛蕩漾,林鳥哢交加。
獨有無悰者,誰知老可嗟。
富貴聲名豈足論,死生榮辱等埃塵。
青衫照日夸春榜,白首余年哭故人。
盛德不忘存志刻,話言能記有朋親。
吳江草木春風動,瀝酒誰瞻垅樹新。
行殿峨峨出綠槐,琳房芝闕聳崔嵬。
管弦飄落人間去,幛節疑從天上來。
基業百年傳圣子,黔黎四紀樂春臺。
孤臣不得同針虎,未死心先冷若灰。
調苦歌非樂,岐多淚始零。
羞彈長鋏劔,終戀五侯鯖。
陌草薰沙綠,江楓照岸青。
南陔動歸思,蘭葉向春馨。
之子問伊川,伊川已春色。
綠芷雜芳浦,青溪含白石。
山阿昔留賞,屐齒無遺跡。
惟有巖桂花,留芳待歸客。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
城陰日下寒,野氣春深綠。
征車倦長道,故國有喬木。
行行漸樂郊,東風滿平陸。
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驚灘鳥道前。
北闕望南山,明嵐雜紫煙。
歸云向嵩嶺,殘雨過伊川。
樹繞芳隄外,橋橫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處獨聞蟬。
紛紛紅蕊落泥沙,少年何用苦咨嗟。
春風自是無情物,肯為汝惜無情花。
今年花落明年好,但見花開人自老。
人老不復少,花開還更新。
使花如解語,應笑惜花人。
剝剝復啄啄,柴門驚鳥雀。
故人千里駕,信士百金諾。
搢紳相趨動顏色,閭巷歡呼共嗟愕。
顧我非惟慰寂寥,于時自可警偷薄。
事國十年憂患同,酣歌幾日暫相從。
酒醒初不戒徒馭,歸思瞥起如飛鴻。
車馬閴然人已去,荷鋤去向野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