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贈丁謂之
膽怯何由戴鐵冠,祗緣昭代獎孤寒。
曲肱未遂違前志,直指無聞是曠官。
三署每傳朝客說,五溪閑憑郡樓看。
祝君早得文場雋,況值天階正舞干。
膽怯何由戴鐵冠,祗緣昭代獎孤寒。
曲肱未遂違前志,直指無聞是曠官。
三署每傳朝客說,五溪閑憑郡樓看。
祝君早得文場雋,況值天階正舞干。
膽小怎么能戴上鐵冠(御史之職象征),只因為圣明時代獎勵出身貧寒之人。彎著胳膊睡覺(安貧樂道)還沒違背從前志向,沒有聽到敢于直言的行為那就是失職。三署常常傳來朝客的談論,在五溪邊悠閑地憑靠著郡樓遠望。祝愿你早日在文場中高中,何況正值朝廷以文德教化天下。
鐵冠:御史所戴的法冠,后指代御史。
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
孤寒:指出身低微、貧寒的人。
曲肱:出自《論語》“曲肱而枕之”,表示安貧樂道。
直指:指敢于直言。
曠官:指失職。
三署:漢時五官署、左署、右署的合稱,后泛指朝官。
五溪:地名。
文場雋: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舞干:干指盾牌,舞干表示以文德教化天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昭代獎孤寒”可推測當時社會政治相對清明,重視選拔出身貧寒的人才。詩人可能與丁謂之相識,看到友人在仕途或科舉方面的情況,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既表達自己堅守志向,又對友人提出勸誡和期望。其特點是將個人情感、對友人的態度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忝職黃門記往秋,聯班常得近王侯。涂歸晚直金鑾殿,入奏晨趨五鳳樓。韶濩慣聞天上樂,葡萄曾醉御前甌。自從謫向江湖遠,旋學康衢擊壤謳。
盱眙水落秋雁回,都梁霜薄梅花開。極知玄文不浪與,踽踽故作侯芭來。
嚴城不易出,獨許看云人。附郭馀孤木,空齋無四鄰。水亭深夜月,煙樹舊時春。對此清幽趣,誰憐夢里身。
近水疏籬竹半侵,枝南枝北弄晴陰。不因老眼分明見,辜負凌寒一寸心。不是先爭特特開,只緣沙際欲春回。行人浪起空華想,一夜歸心著夢催。
槭槭疏梧起暮思,與君歲晚見襟期。霜蹄伏櫪無虞坂,倦翼投林有好枝。每憶贊猷囊脫穎,不隨輸餉繭抽絲。循良自昔羞矜衒,肯訝陽城是鈍遲。
寶劍飾龍淵,長虹畫彩旃。山虛和鐃管,水凈寫婁船。連雞隨火度,燧象帶烽然。洞庭晚風急,瀟湘夜月圓。荀令多文藻,臨戎賦雅篇。
人衛臨淇水,閭閻尚古風。但聞歌棗下,不見詠桑中。
臨別語諄諄,經年結夙因。已然歸野渡,不必戀凡塵。林岫煙中隱,蒲蘆雨后新。我生難過百,許爾一千春。
繁華勝景誤前朝,留戀湖山銳氣銷。七世衣冠還寂寞,百年宮苑總荒寥。屯營將士符天命,故國君臣恨海潮。天塹風濤猶莫恃,寒更夢覺雨瀟瀟。
朝暾入深樹,攬衣亟呼儔。誓登云峰上,一瞰滄江流。中道傷故人,靈骨痙山幽。折麻聊展拜,尚憶平生不。無生亦無滅,白云去夷猶。前行登崱屴,十步欲九留。巍峨三茅宮,蒼然居上頭。僶俛陟其巔,快哉豁雙眸。鐘山如部婁,萬物成蜉蝣。舉觴勸青天,樂死復何求。
云門何皇皇,遠在洞庭岸。我非沱上鳧,日夜汎波瀾。
一寸功名心已灰,翩然解組賦歸來。中興天子登耆舊,二十馀年挽不回。
理棹出山阿,回舟溯淥波。廣煙交遠樹,飛嶂隱懸蘿。地域經秦少,江流入楚多。青樓臨廣道,已聽大堤歌。
佳日試春酒,停觴南望頻。偶因文似者,偏及意中人。入夜青萍合,連云碧樹新。空為可憐語,天際竟誰陳。
袖里南華與舅論,翻從玉潤愛冰神。晚菘早韭山中味,慎莫夸他肉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