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詩 其二七
投足煙巒養病軀,馳求終是用工夫。
千般有作皆從智,萬種無依自合愚。
意地已拋塵事業,心田唯種稻根株。
非時免見千人世,野食山袍自有謨。
投足煙巒養病軀,馳求終是用工夫。
千般有作皆從智,萬種無依自合愚。
意地已拋塵事業,心田唯種稻根株。
非時免見千人世,野食山袍自有謨。
投身煙霧繚繞的山巒調養病體,四處奔走追求終究是白費功夫。千般有所作為都源于智慧,萬種無所依靠自然就顯得愚笨。內心已拋開塵世的功名利祿之事,心田只種上稻谷。閑暇時不用見世間眾人,吃著山野食物、穿著粗布僧袍自有主張。
投足:投身。
馳求:奔走追求。
有作:有所作為。
意地:內心。
塵事業:塵世的功名利祿之事。
稻根株:指稻谷。
非時:閑暇時。
山袍:指粗布僧袍。
謨:謀略、主張。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隱居山林期間。當時詩人或許厭倦塵世紛擾,身體也欠佳,便選擇在山林中調養身心。在山居生活里,他看淡功名利祿,傾心于田園之樂,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摒棄塵世的浮躁。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山居生活的一種精神寄托。
江鄉樸孝已為難,更給花紅愧不安。頃刻榮名敷里黨,淮陰當日擬登壇。
誰截銀河一派秋,方諸灝氣抱云流。粼粼臞石壓空碧,蒲芽十丈騫龍虬。世人那解窺幽秘,但看珠露凝深翠。乾坤澒洞割根荄,日月精華養神異。新裔夭夭淮水光,香須寒莢飽靈芳。泰山谷口百萬戶,寸匕入骨捐痍傷。川上悠悠十二年,一年一節青銅堅。天交鬼物遞呵護,金光之草羞廉纖。生色盈盈照紫薇,我今親見開花時。癥瘕九土向流涕,愿乞刀圭付爾為。
不識傷心處,征蓬旅泊時。一宵頻雨雪,千里盡流澌。石色看天近,云根出海遲。余生多所慨,自覺愧馮夷。
人,不見參橫月沒時。穿針伴,翻向我尋伊。
壁津漁火照江城,城下灘聲徹夜鳴。寒笛莫吹楊柳曲,故園回首不勝情。
丹墀次第繞鹓行,燒罷庭燎夜欲央。旭日遠分金闕色,祥云低引御爐香。新鶯啼破千宮柳,碧玉敲殘萬國珰。此日臨軒籌社稷,諸公應有報君王。
貴竹千峰驥足開,嶺頭五馬久徘徊。漸看南國棠陰遍,卻喜東風鹢首催。漢武求賢期絕域,燕昭來士有高臺。定知此去多奇遇,誰得如君八面才。
禪棲一室五湖東,翠巘丹梯覽未窮。忽起松濤聲自遠,不飛花雨境皆空。暮山浮出云霞外,春水流回島嶼中。寂寞嗣宗雙眼色,憑高聊以送歸鴻。
古鎮重來,小樓又見,斜窗欹戶年光換。未知今日住阿誰,當時曾識春風面。雪里零紅,袖間淚點,少年夢影都成幻。如何舊事總難忘?非關一己閑愁怨。
天憐羈跡寄諸侯,差近危欄付與秋。風物捲簾都在眼,湖山如畫恰當頭。征鴻已作隨陽計,社燕能為幾日留。賴有楚天涼夜月,二年相伴上譙樓。
薌林蒼翠甚,極目可□詩。梅子風前落,杏花雨后移。清溪過半郭,孤月隱疏籬。寂寂云山外,蕭然獨自知。薌林蒼翠甚,霽色繞吾廬。四面鳥聲寂,一庭月影疏。有山皆入坐,無日不安居。好向墻東臥,看人獻子虛。
滿耳虞周治世音,平湖分與杏壇琴。好憑煙月千年手,彈出英雄萬古心。歲月虛名雙鬢改,乾坤大擔老肩任。白頭多少江門意,海上青山個個深。
禪禪萬萬千,眉插鬢,耳垂肩。千花影里,百草頭顛。或時虛空里釘橛,或時旱地上生蓮,引得寒山子笑掀天。吟得新詩一兩聯,足成三百篇。
不謂晴川閣,同時失此人。龍門吾有意,魚服爾何神。封事驚來草,除書怪積薪。和光古有語,好得耐風塵。
一曲陽春欲和難,慎余準許列騷壇。老儒何幸稱君子,令我先人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