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賀人生第三子
古今三絕。唯鄭國三良,漢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學,更有三君清節。爭似一門三秀,三子三孫奇崛。人總道,賽蜀郡三蘇,河東三薛。歡愜。況正是,三月風光,好傾杯三百。子并三賢,孫齊三少,但篤三馀事業。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親朋慶,看寵加三錫,禮膺三接。
古今三絕。唯鄭國三良,漢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學,更有三君清節。爭似一門三秀,三子三孫奇崛。人總道,賽蜀郡三蘇,河東三薛。歡愜。況正是,三月風光,好傾杯三百。子并三賢,孫齊三少,但篤三馀事業。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親朋慶,看寵加三錫,禮膺三接。
嵐霧蒙蒙曉未收,青紅窗戶失飛樓。
雨添芳草侵官道,水漲浮萍入御舟。
蘇小只傳身后曲,江淹曾賦別時愁。
杏花風急清明近,已覺新寒似麥秋。
朝游扶桑根,不折拂日枝。
莫食楚萍實,掬海見虹霓。
黃鵠別我影,目盡漢水湄。
況復銜其子,風露何當歸。
飄蕭軟桂叢,零落紫苔衣。
夢魂知爾處,落羽在瑤池。
束書入谷起征君,盥耳淵棲似不聞。
知有故人來問字,喜無逋客為移文。
忍貧羞說黃金盡,愛老慵將白髪蕓。
獨倚高樓南北望,青天依舊有閑云。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遠隔湘湖。
誰留夜月群仙珮,絕勝秋風九畹圖。
白粲銅盤傾沆瀣,清明寶玦破珊瑚。
卻憐不得同蘭蕙,一識清醒楚大夫。
倦游嬾著小烏巾,短髪絲絲雪滿簪。
信手拈書聊慰眼,轉頭忘事太無心。
笑他杜老頻看鏡,愛我昭文不鼓琴。
喜有山林方外友,時攜佳紙索新吟。
葛家女兒十四五,不向深閨學針縷。
遍身繡出蛟螭文,赤手交持太阿舞。
紅羅帕兮錦纏頭,口吐長安游俠語。
側身捷如飛鳥輕,嗔目勇如獨鶻舉。
云窗霧閣豈無情,終欠嬌嬈太麤武。
黃堂張燕燈燭光,兩耳喧喧厭歌鼓。
人言葛氏善舞劍,曾向梨園奉尊俎。
短衣結束當筵呈,壯士增雄懦夫沮。
我憐健婦勝丈夫,卻欲驕兵如處女。
安得成軍如娘子,直氣端能捷秦楚。
只愁逢著裴將軍,公孫大娘汗成雨。
玲瓏千丈崖,高處倚蓬萊。
山月照得白,天風吹不開。
渴龍棲古井,病鶴下蒼苔。
祇有麻衣叟,時時把易來。
難尋華表與豐碑,三尺墳臺山四圍。
翁仲多年蒼珮剝,子孫寒食紙錢稀。
瘦藤拔地長蛇走,灌木維垣野鼠肥。
遠也久違鄉族去,忍將椒酒酹斜暉。
文公闕里女星源,手澤遺書尚有傳。
精舍三年常作主,修程千里若登仙。
青衫槐笏存家譜,練帶花屏擁客船。
故老或詢予出處,為言索米向金淵。
風煙回首失,歲月但尋常。
忠義行衰世,凄涼在異鄉。
春流荒禹跡,天淚濕句芒。
擬剪園中韭,攜籃有跛臧。
素月出東嶺,照我白玉床。
床上何所有,累累書一囊。
詰曲科斗文,讀之不成章。
君車自翱翔,駕景朝紫皇。
蒼苔滿石匣,瑤書空秘藏。
仙人百尺臺,吹竹引鳳凰。
鳳兮來不來,虛此明月光。
八十一年休,云何不首丘。
豈無商女恨,肯作賈胡留。
書籍從人賣,田園有子收。
烏聊山在望,風雪去悠悠。
玉華翳日神封井,液泠秋根洗云影。
年年天女下來觀,露濕風吹太華頂。
冰枝脫葉墜欲舞,青鳥伺枝忽銜去。
夜深井氣白吐虹,井中龍子如守宮。
凡人不敢飲此水,往往夢寐游其中。
白髪夢鄉國,君歸路不迷。
洑槎秋見草,荒棧夜聞雞。
月過秦涼北,星深河漢西。
何因到卻返,吳語話分攜。
積陰生壑雨,野水學江流。
對屋見燈火,相望南渡頭。
浮槎到高樹,白黿起滄洲。
變怪若不測,神功安能尤。
稍退見涯涘,及來痕沫收。
崩疇出白石,隠隠如博投。
水楊洗荒根,素髪生古愁。
見此倏若化,故流還膠舟。
荒源不可詰,欲盡山云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