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詩 其四二
千途盡向空源出,萬景終歸一路通。
忽爾有心成大患,坦然無事卻全功。
春開小岫調新綠,水漾漂霞蘸晚紅。
莫道境緣能幻惑,達來何處不消融。
千途盡向空源出,萬景終歸一路通。
忽爾有心成大患,坦然無事卻全功。
春開小岫調新綠,水漾漂霞蘸晚紅。
莫道境緣能幻惑,達來何處不消融。
千萬條路都從空源處延伸而出,萬千景色最終都通向同一條路。忽然心生雜念就會釀成大患,坦然平靜沒有事端就能成就圓滿之功。春天里,小山峰換上了新綠的色調,水面蕩漾著晚霞,好似蘸上了傍晚的紅色。不要說外界境遇能迷惑人,若能通達,何處不能化解。
千途:千萬條道路。空源:指虛空之源,有超脫塵世之意。
忽爾:忽然。大患:大的禍患。
坦然:平靜、無雜念的樣子。全功:圓滿的功業(yè)。
小岫:小山。調新綠:呈現(xiàn)出新綠的色彩。
漂霞:飄蕩的晚霞。蘸晚紅:好像蘸上了傍晚的紅色。
境緣:外界的境遇和因緣。幻惑:迷惑。
達:通達、徹悟。消融:化解。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詩人隱居山林之時。在山居生活中,詩人遠離塵世喧囂,沉浸于自然與內(nèi)心的修行,從而對人生、自然有了深刻感悟,創(chuàng)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思想。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放下雜念、保持內(nèi)心平靜。其特點是將哲理融入自然景色描寫中,以景喻理。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禪意詩的特色,對后世探討人生哲理和修身養(yǎng)性的詩作有一定影響。
魂逐東流水,
墳依獨坐山。
恰似傳花人飲散,空拋床下最繁枝。--崔
艷魄香魂如有在,還應羞見墮樓人。--李
令乘驄馬去,丞脫繡衣來。
三代掌綸誥,一身能唱歌。
白日故鄉(xiāng)遠,
青山佳句中。
冥云生易滿,秋草長難高。
常愿追禪理,安能挹化源。
刻舟尋已化,彈鋏未酬恩。
五千里地望皆見,
七十二峰中最高。
雁影數(shù)行秋半逢,
漁歌一聲夜深發(fā)。
三月能辭千日醉,
一生能得幾回看。
地偏云自去,
日暮山更深。
所愿暫知居者樂,無使時稱主者勞。
誰言百人會,兄弟也沾陪。
玉排復道珊瑚殿,金錯危椆翡翠樓。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